首页区域

一夜间44家注销,年内已注销749家!私募机构“新陈代谢”加速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夜间多家私募机构被注销的现象反映了监管的进一步加强,这不仅促进私募行业形成良性健康的生态环境,改善优化行业格局,同时加速了行业内优胜劣汰。

BTC跌破3万美元!灰度7月大规模解锁,我国加密货币监管持续加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7月19日,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灰度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比特币单日解锁,解锁大约16000枚BTC。而整个7月,总共有价值约为41000个BTC的GBTC将被解锁,预估近14亿美元。

深圳落槌全国“个人破产”首案:负债约75万元申请重整,什么人可以申请“破产”?
该条例是我国首部个人破产的地方立法,将助推国家层面的个人破产法的出台;而首宗个人破产申请在深裁定生效,也将为更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他同时指出,个人破产条例绝不是要给“老赖”开绿灯,必须是“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才能申请。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再进一步!央行正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当日出席论坛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则表示,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可以看作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基础,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无疑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和金融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据其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正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对标淡马锡的深圳国资: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打造国际一流投资平台
深圳国资指出,2021上半年也是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市国资委和市属国资国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改革发展再创新局面,交上了一份优异的“半年答卷”。

深圳8家电企首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两大类企业迎来“碳”机遇
“未来,深圳两大类企业将迎来‘碳’机遇,一是碳汇的生产企业,二是节能降碳企业。但挑战是,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益管理。合理度量、科学规划,是一个从政策补贴的定性管理到数据监测的定量管理的转变。”

上海碳达峰时间表比全国提前5年,2亿吨碳排放难题待解
目前,上海提出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这比全国目标提前了5年。而有关部门也坦言:“总体判断实现该目标有基础,但难度很大。”

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八成,不断拓展新业务的顺丰路在何方?
在7月13日晚,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亿元至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83%,基本每股盈利为0.14元/股-0.18元/股。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预计扣非净利润较第一季度环比增加17.38亿元至18.68亿元,业绩环比

险资再“松绑”:适度放宽PE/VC要求,万亿资金或进军投资大市场
“保险资金从原先主投国家大型重点股权债权项目,到现在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参与市场化PE/VC的投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监管层鼓励保险资金更多的支持实体经济。事实上,从此前保险资金参与一系列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如上海城市更新基金等动作来看,保险资金未来在这一领域也将从幕后走向台前。”

浦东“风继续吹”: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根据《意见》,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