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域

人民币债券“真香”:境外机构连续32个月增持,三年内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
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量已达33751.87亿元,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较6月份增加753.52亿元,环比增量创今年3月份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到今年7月底,境外机构已连续32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双减”之后掀起夏令营热潮:超8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部分机构资质存疑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蒋永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市场需求得到提升。这些活动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协作,收获知识和技能。“但家长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少夏令营机构存在经营资质欠缺、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首张外资独资券商牌照花落JP摩根,外资跑步进场将引发“鲶鱼”效应
“新的金融开放,外资券商会看重全球协同效应,会长期布局中国;战术上,会在财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擅长领域寻求突破。与外资的同台竞技会加速行业整合与集中度提升,头部券商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年内板块跌逾35%!公募基金甩卖后持仓降至冰点,保险股曙光何时到来?
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统计,2021年二季度,主动型基金低配保险板块,持股市值占比为0.2%,环比-1.08pct,相较沪深300低配1.77pct,保险持仓占比触五年最低点,个股持仓环比也普遍下降。

广州一区取消人才住房政策,“抢人政策”收紧后广深还有多少吸引力?
邓浩志表示,此次黄埔区人才购房政策的调整,广州其他区域不排除跟进调控升级的可能,但由于广州已经在执行严格的限价政策,预计调控再加码,力度也不至于非常猛烈。

民航暑运旺季落空,需求低迷下航空制造业难觅新订单
一位航空制造业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航空运输业的亏损至少还要持续两年,且国内航司在前几年高速扩张以后,目前宽体机还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因此对于上游的新需求非常低迷。

九连板后遭上交所“六问”资产出售方案,ST安信4.9亿担保债务逾期
在发布重大资产出售以及上海国资参与定增的双重利好之下,ST安信连续收获了9个涨停板,而8月5日晚间发布的一份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让ST安信止步于十连板。

上海中小学“减负”了:联考月考取消,保证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
上海发布的新课程计划,是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举措,是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等工作的同时,从教育内部课程建设、评价指挥棒变革等更高维度、更深层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等,从校内减轻学生学习和课业负担。上海的举措有着很强的示范价值和意义,也能更好促进‘双减’目标的实现。

深圳经济“半年报”出炉:受疫情影响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下半年发力制造业和服务业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整体来看还是平稳运行,各方面各领域都稳中有升,虽然在全省与其他城市相比,以及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相比,GDP增速偏慢,但深圳经济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发展底蕴还是很强的。

原料成本每克从500元降至5毛,6年行业规模增长20倍 石墨烯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厚度仅为头发丝的20万分之一,强度却是钢铁的200倍,以往石墨烯应用研究重点聚焦于电子、芯片等领域。随着石墨烯原料成本的大幅降低,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各种制成品,为石墨烯纺织品产业化、进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