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
京东金融金麟:创投资本“寒而未僵”
4月11日,京东东家对外发布数据称,截至目前,有89个创业企业完成融资,总融资成功率92%,总融资额超11亿元人民币。其中有23个项目正在筹备登陆新三板。
银行增加净利润900亿?债转股多空激辩
时隔17年,债转股再次被推崇为银行降低坏账的“神器”,目前1万亿债转股方案正等待出炉。“债转股对象应该属于周期性行业、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而非那些结构性调整、遭遇淘汰的僵尸企业。”4月8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华夏时报》记者称,僵尸企业必须排除在外。
万亿级别产业蓝海 机器人投顾起步
因为AlphaGo的不俗战绩,智能投顾眼下正受到关注。在海外,咨询机构科尔尼 (A.T.Kearney)预计,机器人顾问未来3到5年将成为主流,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8%,到2020年其管理资产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美元。花旗银行也预计智能理财未来有望成为万亿级别的产业。
前两月保费连续负增长 万峰“第一把火”考验新华
今年3月4日,新华的康典时代画上句号,万峰时代开启。万峰带领新华人寿做出大胆尝试,而尝试的结果,是新华保险保费收入持续下滑,并被太保、泰康一举超过,排名下跌至十名开外。
迁徙率平均高达24% 五大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攀升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暴露及潜在的不良资产高达4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达1.27万亿元,相较2014年的8426亿元增加了4318亿元;关注类贷款已达2.89万亿元,占比3.79%,相较2014年的2.1万亿元增加了0.79万亿元。
绕道港股融资失败 中晋资产“崩塌”始末
当快鹿集团百亿融资兑付事件尚未平息之际,上海另外一家名为中晋资产管理公司的私募机构于4月6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被曝出涉嫌非法融资,高达340亿资金链一夜之间“崩塌”。
债转股:往昔难以重现
债转股跟已经在实行的债务置换一样,仅仅是在企业财务层面的一个技术性操作手段,只能缓解短期困境,治标不治本。而要让企业摆脱高债务困境,还需要痛下决心,在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方面出台更加有实质意义的举措。
险企三黑马同增持 银行股布局现良机?
随着2015年银行年报即将收官,股东的变阵之势也逐渐浮出水面。记者注意到,除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旗下投资机构——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安邦保险集团也通过旗下不同产品悄然买下工农中建四大行A股少数股份,且均跻身前十大股东,而华夏人寿则成为民生银行第六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成为浦发银行第三大流通股东。
打造特色个贷品牌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北京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从1999年正式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一路劈波斩浪,在服务市场经济中强化自身经营特色,围绕客户、产品、渠道、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塑造独特竞争优势,使得个贷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