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战疫口述 | 武汉一线心理专家刘志宏:医患的压力来自未知与不确定性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21 18:52:17

摘要:刘志宏教授是浙江省驰援武汉的第三批医疗队中的一员。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的资深心理专家、心理督导师,这也是浙江省首次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专家组奔赴武汉。

战疫口述 | 武汉一线心理专家刘志宏:医患的压力来自未知与不确定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重大灾害前,受到考验的不仅是一线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身体和他们的精神。如今,终于有心理医生奔赴武汉,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保障服务。

刘志宏教授是浙江省驰援武汉的第三批医疗队中的一员。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的资深心理专家、心理督导师,这也是浙江省首次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专家组奔赴武汉。

2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到了刘志宏,期间他电话、微信不停。他说:“这几天我早晨睁开眼睛,第一时间就去看微信,可能床都来不及下就开始打字回复,晚上12点以后才能缓一下。我们心理医生对队员的承诺是电话是24小时开机。”

刘志宏告诉记者,医护人员与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未知与不确定性。目前他们制定了一些举措。以下为刘志宏口述,《华夏时报》记者整理。

医护人员会出现疲劳、孤独与恐惧

我们的任务有两大块,保证我们队员的心理健康,以及进入方舱医院的患者的心理健康。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慌。方舱医院是很空旷的,不是一个小房间,我们担心有一两个患者情绪发作或者不稳定,就会影响其他人。

这几天,找我们咨询的患者要比医护人员多。因为我们这批医疗队刚进入,战斗的热情还在持续。但是,浙江省此前的两批医疗队,比如初一初二就过来的医护人员,已经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了,他们中部分队员也会出现情绪问题。

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一是疲劳,他们太疲劳,太辛苦了。医护人员一般值班4-6个小时,加上上下班和穿脱防护服,经常会工作8-9个小时。这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工作量,还是体力的消耗量都是非常大的。我接触了几个护士,一周下来以后,她们体力上就开始出现明显的疲惫了。

二是孤独。现在,所有的医护人员下班以后都要在自己房间里待着,哪怕走到走廊都要做好防护。当一个人被封闭在一个空间里的时候,孤独、无聊这些情绪都出来了。

还会出现一些恐惧。每一次进方舱医院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有些队员就会睡眠不好,情绪有波动,讲话会急。个别的队员甚至会在晚上大哭大叫。因为很多医护人员很年轻,对她们来说是一种重大的“生活事件”,这种情况可以说一辈子都难以遇到。

来到这里之后,我们加紧制定了心理保障实施计划,包括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原则、服务的人员等等,这几天正在逐渐落实。比如,面向患者进行广播、建立墙报等渠道的宣教科普;针对队员进行微信培训,在相关群里发布心理学基本技术,以短文的形式集中回答心理问题或困惑;我们也开通了24小时心理保障热线,12小时的微信视频咨询;必要时,会进行药物治疗,提供稳定情绪和促进睡眠的药物。

举个例子,在宣教科普这一块,有些队员出现了穿防护服会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类似惊恐发作的症状,脱下防护服休息一下就会好的问题。我们就告诉他们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反应是稍微过度的,什么样的反应是极端的,建议出现极端反应的医护人员暂时不要进方舱。

自建问卷便于队员和患者自我评估

我们在之前救援经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简易心理压力筛查问卷,有10道题,让队员和患者进行快速的自我评估,达到一定的分数,就建议他找我们再做一些更细化的、有针对性的评估。

我认为现在患者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就是未知与不确定性,这也是整个疫情的一个最大特点。患者从发热、疑似、确诊,甚至到方舱医院以后,都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要做什么。

在方舱医院,患者的心理稳定、情绪稳定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像重症患者,在进行被动治疗,他们是轻症患者,都能活动,需要主动治疗。现在来看,方舱医院里边的情绪总体上是好的,是比较平稳的。

但是,我们很担心方舱医院里患者的睡眠问题。因为一个人睡不好,会影响周围的人,他会翻来覆去,甚至站起来走动。如果出现睡眠不好,护士会让患者和我们咨询,因为肺炎的患者,用镇静药是很慎重的。我们了解相关的情况后,迅速作出评估,及时从专业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心理抚慰。避免他们影响其他人。

24小时的承诺

根据目前患者的情况,领导暂时没有计划让我们进方舱医院,直接对患者服务。我们已经很多天没出房间了,每天的饭菜和日用品工作人员都会放在门口。我在房间里拿着手机踱来踱去几个小时,微信、电话不停。

咨询量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但是每一个群里的咨询,或者个体的咨询持续的时间很长。比如昨天我从四点多钟开始,咨询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大概也就服务了四五个人。一般来说,每次网络咨询时长应该控制在半小时,等到后续流程完善了以后,时间可能会控制的更好一点。

我做出来武汉的决定很快,没有什么犹豫。2月8日夜里12点,我接到医院董事长管伟立的电话,说有驰援武汉的任务希望我能去,并说给我十分钟时间做决定。我说这没有什么好决定的,去!放下电话看着身边似乎听到了什么的妻子,沉默少许告诉她我要去武汉,妻子看着我说,不去你会焦虑、会遗憾的。

8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出发了。朋友们发来了铺天盖地的问候与祝福,令我感到温暖。也有不少朋友表达他们的担心和不解,甚至有朋友直接问我,都当爷爷了不应该去,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此刻,我才开始内观自己的此行动机。

心理咨询是我的职业,重大社会事件是检验职业理念、职业理解、职业能力的机会,这让我不能不来。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初心依在,基本的社会责任也促使我不能不来。就像妻子说的,不来会后悔!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