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高层密集会见在华跨国公司 外商投资准入将进一步放宽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23 12:33:51

摘要:“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对企业而言,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高层密集会见在华跨国公司 外商投资准入将进一步放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近期,埃森哲中国数字创新中心在上海启动,这是该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座创新中心。与此同时,西安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内,预计总投资150亿美元的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

“中国市场广阔,产业正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我们欢迎包括三星在内的各国高科技企业继续在华扩大投资。三星与中国这么多年的合作充分证明:高科技合作一定会带来高附加值回报。”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西安考察时表示。

随后的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1349.7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也显示,自1992年起,中国已连续27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383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无论是外贸还是吸引、使用外资情况,都比此前市场预计的要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三季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同比增长6.5%。

“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对企业而言,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不容错过的机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此表示。

聚焦外商

连续一周时间,高层频频会见在华跨国公司。

10月14日,李克强考察了西安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欢迎包括三星在内的各国高科技企业继续在华扩大投资。

10月17日,李克强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李克强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美方代表表示美中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美国工商界希望保持对华接触,不希望中美“脱钩”。

随后的10月18日,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宝马、艾默生、赛诺菲、施耐德、空客、罗尔斯·罗伊斯等先进制造业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把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举措,通过减税降费、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公平公正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开放合作。欢迎世界制造业企业抓住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来华开展合作,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10月19日-20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跨国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各类市场主体携起手来,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开放经济,共享美好未来。中国政府愿意倾听跨国公司的声音,愿意让跨国公司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全球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习近平的贺信表示。

仍是投资热土

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外商投资,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更良好的回报。

“虽然大部分国家近几年的外商投资趋势是总体下降的,但在中国,外商投资一直保持较好势头。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目的国。”中国美国商会荣誉主席蔡瑞德表示。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吸收外商投资2.1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东道国之一。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显示,即使在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升级的2018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仍达到11.2%,较在全球8.9%的投资收益率高出2.3个百分点。

“从投资角度来说,中国一直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高效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国内市场、有着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和新技术的应用等,这对外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投资环境。”全球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执行合伙人戴璞对媒体表示。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0%以上的会员企业仍将中国作为优先考虑的市场。美国投资管理公司景顺控股的调研报告发现,全球各国央行、国家基金对中国投资日益增加。

张燕生也认为,我国具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配套优势显著;有持续稳定扩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投资空间广阔;已成为世界创新大国,技术创新水平不断跃升,高素质人才储备充足;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些优势有利于我国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今年前7个月,以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73.9亿元,同比增长63.2%。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038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比达29.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46亿元,同比增长13.7%。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92亿元,同比增长61.3%。

与此同时,商务部的报告显示,外商投资企业以不到全国企业总数不到3%的数量,贡献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已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世界知名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累计投资超过17亿美元,拥有8000多名员工,其中98%以上为本土员工,间接带动就业数以万计。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产业变革,中国对外商投资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中国越来越注重在新兴领域吸引外资,并推出了很多有力举措。相信未来跨国公司会进一步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蔡瑞德说。

进一步打开开放大门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3年下滑,跌至1.3万亿美元,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全球贸易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利用外资依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

这其中,离不开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姿态。

今年6月底,我国发布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张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历经5次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6年前的190条缩减到现在全国版的40条和自贸区版的37条。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大幅拉长。新的《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可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也给企业稳定了信心和预期。

今年以来,日本、韩国、新加坡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28.7%、27.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7.5%。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外商投资权益的保护力度,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韩正表示,我们欢迎跨国公司深化在中国投资,中国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为跨国公司投资创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欢迎跨国公司分享中国大市场机遇,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深化与各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合作。我们欢迎跨国公司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中国愿与跨国公司一道,推动在创新智造、绿色发展、全球治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欢迎跨国公司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我们欢迎跨国公司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愿与跨国公司一道,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