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非凡视角 升华财富价值
今年8月-9月,中国民生银行在14家分行城市倾情推出“2009非凡财富名家讲座”,陆续邀请茅于轼、巴曙松、哈继铭、金岩石、水皮、吴晓求等财经界资深专家零距离为非凡财富客户带来最新的财经信息、深度的价值判断以及领先的财富观念,帮助他们高瞻远瞩,继续财富领航。
“非凡财富”借助名家讲座的平台,同时重磅推出“非凡财富”全面金融解决方案,通过理财、基金、银保、银证、银期、银行卡及支付结算六大产品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渠道,成功实现了银行从单一产品销售向为客户提供财富规划和综合咨询服务的角色转变。涵盖了以客户生命周期、风险承受能力为多纬度的一揽子方案,可为不同类型家庭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专业化、个性化、综合化全面金融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帮助客户管理家庭财富资产,降低家庭潜在财务风险,帮助客户实践“自由、幸福”的财富梦想。
吴晓求:全球金融危机改变金融格局 8月22日杭州站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应辽产 杭州报道
8月22日,中国民生银行2009非凡财富名家讲座(杭州站)活动在雷迪森大酒店召开,民生银行贵宾客户现场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题为《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中国的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的演讲,品味了杭州分行为广大客户及杭城百姓呈现的一场财富高端思想盛宴。
杭城会场周围毫无征兆的一场暴雨突如其来,但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杭州分行客户的热情,会场宾客济济一堂、座无虚席。
“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恶化,从而引发了全面的市场危机,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大幅度下跌。拆借市场资金流量大幅度萎缩,成本显著上升,信贷市场迅速收缩,单个金融结构因流动性严重不足而破产。信贷市场萎缩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引发企业倒闭。金融危机导致人们预期下降,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人们的投资和消费。总需求大幅度下降,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严重失衡,引起经济衰退(或危机)。”吴晓求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本次金融危机形成过程的简单分析、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带来的深刻影响、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三大方面为大家作了精彩的讲解,同时,以详尽的宏观经济、金融数据为他的观点做了有力的支撑。
全球金融格局将发生变化
IMF等机构的预测:2009年发达国家(G7)经济增长面临负增长风险;-2%到-3%是战后最严重的衰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将从原来的7%下调到3.5%左右;中国将力争达到8%,高盛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达到9.3%,这是目前最乐观的预测。
吴晓求说:“我们经历改革开放30年,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金融崛起必不可少,而中国金融崛起最重要的标志或者说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从可交易的货币到国际储备性货币)和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恪守单一还是走向多元?吴晓求表示:“单极货币体系是没有制衡力的。这种缺乏制衡力的单极货币体系,必然使风险内生于其中。建立具有制衡机制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是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内在要求。在重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作用。”
在重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方面,吴晓求认为将形成美元、人民币、欧元三足鼎立的体系,也可以成立超主权货币,特别是欧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体系。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在这次危机之后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纽约)、中国(上海)、欧洲(伦敦)将成为新世纪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新的金融中心的出现,是全球金融新秩序重建的核心内容之一。
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
中国在新世纪之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外部需求(出口)拉动起了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外部需求的大幅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模式带来了全面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重大转型。
吴晓求说:“中国是个经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外部需求拉动是具有重大风险的,经济增长应该慢慢转向内需,通过这种转型,保护生态环境,过去我们主要通过牺牲战略资源来换取出口,我们将大量的地下的稀缺资源纷纷去合资,纷纷卖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拿到海外上市,这种行为要禁止。”
在力量结构上,吴晓求认为主要从外部需求拉动到内外部需求双重拉动,并逐步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的模式。如果内需要拉动,首先税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适当的加大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让老百姓能够放心消费。在内需结构上,短期是投资需求拉动为主,长期则要逐步过渡到内部消费需求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上来。为此,必须逐步启动和不断激活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GDP累计增长7.1%,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季回升1.8个百分点。从趋势看,GDP环比最低点出现在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开始回升,二季度持续回暖;GDP同比增速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反弹。GDP环比增速比同比增速早一步,更及时地反映出经济回暖的势头。
吴晓求认为:“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处在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经济下滑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处在筑底复苏或正在复苏的阶段,经济主体信心开始恢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方向上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对当前的中国来说,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仍是中国实现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中国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就通胀和经济衰退而言,防止经济衰退更重要。在方向和基调不变的前提下,不排除货币政策某种微调的可能性。货币政策微调的目的是调整信贷结构,适当收缩流动性。”
“资本市场发展政策总体上看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重心是供给而非需求政策。任何试图收缩资本市场需求的政策都是不可取的。”吴晓求强调。
在互动提问环节上,贵宾客户们非常踊跃,吴晓求教授从未来的国内外资本市场走势和具体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以及大家关心的下半年我国经济的宏观走势等方面一一作了耐心的解答。
金岩石:股市不缺小钱缺大钱 8月28日成都站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龙 葳 成都报道
继西安、北京、南京等6个城市的“非凡财富”贵宾客户分享精彩的财经思想后,中国民生银行主办的“2009非凡财富名家讲座”于2009年8月28日又如期来到了成都。
在当前股指剧烈震荡,投资者心态惶惶不安之时,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被金融界誉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的金岩石给蓉城的投资者逐一解答了近期波动的股市、楼市的前因后果,并且还特别针对到场的民生银行“商贷通”客户发表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独到见解,到场的中小企业主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中小企业融资难要找内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都是经济领域中没有攻克的难题,而这个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尤显突出。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的信贷投放量大幅度增加,但是资金更多地流向大中型的优势企业,结构性的融资难问题仍未有实质性的缓解。
其实,中国的证券市场一直不断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力图通过金融体系的完善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先是中小板的成功推出,现在创业板也箭在弦上。但是金岩石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不可能单纯地通过金融界的各种努力来解决的,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外界,而是中小企业本身的内因。
金岩石认为,中小企业要想突破融资瓶颈,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自己的基因,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在经营当中从利润导向逐步升级为资产导向,学会取悦投资人,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变成商品,才能真正被投资人所接受,同时又被公众所接受,获得企业的融资。
2700-2800点是建仓起点
上半年信贷投放的开闸使得股指一路走高,很快突破2500点的价值中枢,一路冲上3000点。财富效应带来的乐观情绪让人们忘记了过去的惨痛。股市的交易价值在市场亢奋情绪及资金净流入长期持续的状态下,超越了股票的内在价值,开始积聚大量的风险。
进入8月以来,A股市场上流通市值首次超过非流通市值,与此同时,银行信贷投放的数字从6月份1.5万亿急剧下滑到7月份的不足3600亿,使得市场产生了恐惧,导致了8月以来的暴跌。
而金岩石表示,国家的信贷政策并没有真的发生变化,6、7月间数字的巨变是由于货币政策要与财政政策配套而造成的,货币政策已经有了一个周期调节趋势,而财政政策仍然按照年度预算半年执行,财政划拨的周期就是每年1月、7月都少,因为是半年的开始,而6月、12月都多,因为要突击完成任务。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推算出,全年信贷投放将在10万亿到11万亿之间,而进入股市、楼市的资金会在1万亿到2万亿之间,所以股市不缺小钱。
但是,大小非的解禁会在下半年给股市造成估值水平的压力,今年年底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将从55%上升到75%,这个数字说明即使沪指从2800点提高到3500点,总市值上涨比例为25%,但是流通市值会上涨100%,也就是说股市不缺一两万亿的“小钱”,而缺8万亿的“大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岩石认为,以20到25倍市盈率作为参照系,股市目前的价值中枢是2700-3300点,不排除在情绪和资金的震荡中,宽幅震荡2500-3500点,而今年再获新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价值中枢没有发生变化,2700-2800点之间是建仓的起点,允许下跌10%-15%。
上半年买股下半年买房
上半年股市涨3-6个月之后迅猛传导到楼市,带来了3、4月份楼市价格出现明显上扬,而现在股市出现大规模回调的同时,楼市的交易量也明显下降。金岩石指出,这正是因为股市和楼市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而这也是不同国家经济中的共同点。
在谈到房价未来的走势时,金岩石得出一个结论:股市楼市可能涨到远远超出今天我们能想象的高度。因为未来20年,中国的城市化会从30%-40%逐渐上升到60%-70%,意味着5亿人将在这20年当中改变他的生活方式,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作为房产会由于本身的稀缺性而脱离消费品定价的限制,作为一种投资品走向一个超级泡沫。金岩石还大胆预测,房价以今年1月1日为基准,5年之内至少再翻一倍。不过金岩石最后补充道,在城市化完成的时候,不管房价涨多高,它都会像抛物线一样回到原点。
水皮:3500点多一份谨慎 8月23日昆明站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湘莲 昆明报道
8月23日,300多位“非凡财富”客户和上千投资者早早地赶到了昆明会堂,倾听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先生作的题为《复苏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报告。
水皮的报告在“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中石油”的幽默分析中开场,“不但要远离中石油,还要远离中石化。”水皮说,牛市要继续,必须翻过中石油回归这一页。“但是,中石化发布半年报以后我估计股价会超过中石油。”水皮说,在年初他就表示:成品油机制改革和市场化,中石化的价值就会超过中石油。因为中石化的加油站是中石油的两倍。而油的消费总量又是确定的。“我觉得13块附近的中石油是可以买的,但是中石化价值更大一点。”
下半年信贷不会收缩太多
“信贷规模会缩得很多吗?不会缩得太多,这一点大家放心。”对于当下备受关注的信贷投放,水皮如此表示。
“政府投资拉动第一步,消费内需拉动第二步,第三步是激活民间投资。”水皮认为,搞活中小企业会是接下来中国经济的突破口。而政府放贷一定是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的放贷下半年会被提升到加大投放的高度。
“外贸出口我们无法预测。”水皮说,从经济划分来讲,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中,投资涨得快,但是外贸出口则是负增长。从上半年的数字看,中国GDP7.9%的增长中政府投资拉动占到了86%,这说明党中央4万亿的刺激政策是对的;消费占56%多;外贸是-40%多,拉了整个GDP的后腿。
9月份大家对宏观经济若要有好的预期,推动力从哪里来?投资这一块,政府已经使了86%的劲,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放了7.37万亿。“后面还有什么项目吗?再有也不可能全部集中在现在。”水皮表示,信贷规模也不会缩得太多。比如,政府8月20日就告诉大家8月份已经新增5000亿贷款,用意就是为了平抑大家对信贷收紧的紧张。
对于7、8月份信贷规模缩小的原因,水皮说,中国历年来的信贷都是上半年多,占70%-75%左右,下半年占30%。因为银行要掌握规律,一年下来利润才有保障,所以下半年稍微紧一点也是正常的。但是不会像大家想象得那样,货币政策整个收缩了。
“货币政策明年肯定会有所调整,但是不会那么快,应该是在第二季度左右会有一个调整。”水皮表示,宏观经济方面继续拉动是有限的,消费后劲不足,连续两个季度10%,最多加一个点了不起。想要下半年经济增长持续,外贸必须上。
3000点之后会震荡
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接下来自然就是股市行情和股票。这也是这些投资者们提前两个小时就跑到会场抢座的原因。
“3500点这个位置,我认为是今后中国一段时间中的一个均衡曲线,就像以前的1500点,恐怕今后几年都是这个均衡期间。”水皮说,股指往上可能会走到4000点、4500点,甚至5000点,往下也可能会掉到2500点附近。但是,不管是往上还是往下,它都会很快地向3500点回归,走过头也会回来,跌过头也会回来。
“为什么?说白了就是等待下一个泡沫的产生。”水皮提醒大家当指数走到3500点时就要多一份谨慎。
水皮说这一波的调整,3500点是上不去的。“但是现在看来,今年能不能到4000点?原来我觉得到不了,但是我没有想到调整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会不会有报复性的行情出现就不好说了。”
“去年看3500点,现在3500点到了怎么办?我感觉应该在3000-3500点之间震荡。”水皮说道。从股指来看,25倍市盈率对称的区间是可以上升到3500点,这是市场的内在要求。
9月份以后第二波行情怎么走?一定是跟经济大背景紧密相连,这一轮经济周期究竟是不是启动,或者说还有二次探底,这个就决定后面的行情,决定9月份以后跟明年的行情,有没有行情,这个情况是不一样的。
“到3500点之后还想往上走,一定要打开很多个股业绩巨大提升的想象空间。否则指数是上不去的。”
水皮还从金融类的股票如工行、民生银行、深发展的市盈率分析指出,其对应的指数区间就是3500点。“所以你说现在中国股市有没有价值,我觉得从金融股来讲当然有价值,而且不是一点点价值。”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