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密松水坝的守望者

作者:黄日涵 储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15 22:18:13

摘要: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旁的密松水坝管理处,荒草丛生。寂静的夜伴着璀璨的星光,安静得可以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顺着河流的方向,笔者和管理处最年轻的小李聊了一路。

密松水坝的守望者

黄日涵、储殷

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旁的密松水坝管理处,荒草丛生。寂静的夜伴着璀璨的星光,安静得可以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顺着河流的方向,笔者和管理处最年轻的小李聊了一路。

毕业于外交学院的小李,原本志向是成为一名外交官,如今却在远离密支那几十公里的库区等待了4年多。看似世外桃源一般的管理处,除了江水和荒草,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孤独得让人喘不上气。偶尔在这呆上几个晚上,可能会觉得夜色温柔,可如果是上千个日日夜夜,都呆在这人烟稀少的库区,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想来令人唏嘘。

4年的孤寂等待

2011年9月10日,刚毕业的小李从北京来到了密松项目组工作。说起那时的场景,小李指着对面的堤岸说,当年那边灯火通明,每天有近5000工人在工作。然而刚过去20天,9月底密松水坝项目就被以民意的借口叫停。原本以为项目只是暂停,谁知这一等就过去了整整4年。

小李的家乡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定西市,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由于从缅甸密支那到甘肃定西路途遥远,小李已经很久没有回家探望过父母,父母寄托对儿子思念的方式也只有通电话。

谈到在密松的孤寂岁月,小李说,他最忧伤的并不是回不了祖国,看不了亲人,而是这日渐荒草丛生的库区迟迟不能重启。

在这个远离密支那几十公里的密松管理处,除了小李还有4个工作人员。管理处的张主任对笔者的到来,非常热情地安排了饭食:3个蔬菜1个排骨汤。由于物资的匮乏,在这里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并不容易,真有一种被发配蛮荒的感觉。平常大家的娱乐项目,除了看书就是看着伊洛瓦底江发呆。24岁就来密松的小李,转眼就要30了,如此大好的青春却耗在这莫名的等待中,令笔者感伤不已。他们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时光,除了称他们为密松的守望者,我想不出别的词汇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并不荒芜的密松岁月

密松,对国人而言,既熟悉而又陌生。水坝紧挨着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距中国云南不过200多公里,居住着大量华人。虽然密支那是克钦邦首府,然而我们几天调研下来,却发现这个首府繁华程度远远不及中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在这种地方留守数年,是很多人难以坚持的。原本以为,如小李般面临如此困境的密松守望者,过的肯定是一种无所事事的混日子生活。

但在我们踏上密支那的第二天,刚好碰上国电投给移民村的百姓发放大米,笔者蹭车到了现场,深深地体会了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对他们的赞许。当地孤儿院的孩子,见到了国电投来的工作人员,更仿佛见到亲人一样。经过了解,原来这么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坚持在当地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孤儿院的孩子们经常联谊,教授他们知识,和他们踢球,圣诞联谊等,当地的民众已喜欢上这几个来自中国的朋友。

发米结束后,我们走访了当地的移民学校,学校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是密支那较为完善的,而且国电投专门设立了“伊江水电奖学金”来帮助密支那贫困的学生,玛瑛望老师就是受到奖学金资助从移民学校毕业后考取了师范学院,为了感恩又回到移民学校工作。她介绍说,这一区域的学生已经从以往考取大学0个到现在8个,有了巨大的突破。除了日常的联谊活动之外,密松的留守人员还组织各界的力量向移民学校捐赠学习用品,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俗话说“入乡随俗”,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国电投还依照世界银行的相关标准,在昂敏达移民村和玛丽洋移民村修建了基础教堂2座、天主教堂2座、寺庙2座,并为当地民众提供各种便利。这些繁杂的工作对于这5个留守人员来说似乎已经是超负荷运转,然而这并不是他们工作的全部。由于境外势力的操纵,对于密松事件的负面一直不断,《密支那周刊》经常会有一些负面新闻的出现,哪怕是为民众发大米也可以被演绎为别有用心,留守人员不得不时刻关注这些舆论信息,并疲于应付地去解释说明。

话语权缺失带来密松困境

中国企业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却为何没能赢来更多的正面反馈,这就不得不从目前的困境来说。密松水坝停滞后,关于密松的传闻一直很多,缅甸人不理解密松还情有可原,可中国的学者以及民众由于没有机会到现场走访了解,也对密松的停摆产生了许多的误解。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在缅甸缺乏有力的传播途径。

目前,在密松的华文媒体只有一家金凤凰中文报纸,受众基本都是华侨华人以及中国在当地的工作人员,由于没有缅语的传播渠道,缅甸民众很难了解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加上西方势力渗透缅甸的媒体,以及当地教会力量的组织,不断捏造中国的负面新闻,不仅将好事当坏事报道、甚至杜撰新闻抹黑中国企业,使得中国企业的形象以及中国的形象大打折扣。密松停摆之后,为了处理与缅甸的公共事务关系,国电投成立了公共事务部,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然而还是受制于传播的模式和途径,目前的许多内容仅仅能通过Facebook以及Twitter来传播,受众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影响缅甸的舆论环境。俗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做了再多的事情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播手段,成果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将逐渐加大,密松水坝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典型案例,这其中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在缅甸除了密松项目之外,还有莱比塘铜矿、皎漂港以及油气管道等多个大型项目要推进,因此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中国资本以及中国媒体通过合作的方式也积极走出去,为中国企业海外利益的维护提供舆论上的有力支撑。“一带一路”不仅是资本的走出去,更是全方位立体式中国海外利益的构建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