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境伊拉克:土耳其打的什么算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特约记者 黄日涵 徐磊祥 北京报道
12月4日,大约150名土耳其军事人员在20至25辆坦克的掩护下,经陆路进入伊拉克境内位于摩苏尔东北的巴希加地区。伊拉克政府方面强烈反应,认为土耳其的行动等同于入侵,要求土军立即从伊拉克领土撤退。土耳其为何要做出这一举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一时间国际舆论纷纷关注。
从“零问题”到“全问题”
埃尔多安曾打着“零问题”外交的噱头,希望改善与中东欧以及俄罗斯的关系。然而近期土耳其的做法却是将“零问题”变成“全问题”的架势,动作频频,瞬间成了国际关注的焦点。随着埃尔多安执政期间,土耳其经济实力的上升,国内希望当大国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这种强烈的民族复兴思想作祟,迫使土耳其不断折腾,积极插手叙利亚问题,公开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赤裸裸地要求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下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土耳其不仅给予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以资金、武器的援助,而且还直接动用武力攻击出现在叙土边境的叙利亚政府军战机。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了一架俄罗斯在叙利亚执行打“伊斯兰国”(IS)任务的战机,更是将土耳其推向了世界舆论的巅峰,这一事件招致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和制裁,也让国际社会对土耳其的质疑声四起。
在周边地区,土耳其与亚美尼亚因为一战“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至今未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外,土耳其跟希腊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希腊总理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之后讽刺土耳其,至此土耳其频繁侵犯希腊领空的事情也才为世人所知。这次,土耳其的军事力量越境进入伊拉克,更是将“全问题”外交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幅活脱脱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做派,可问题是土耳其得先是个“大国”。
土耳其想浑水摸鱼
中东地区被誉为“巴尔干的火药桶”,长期以来就处于动荡之中。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伊拉克国内的弱政府很难把控全局,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借着这一契机“伊斯兰国”也到处攻城略地,北部库尔德人基本上处于自治状态;叙利亚危机以来,叙政府军控制的区域已不足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余都被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等武装组织控制,可以说中东地区已经是一潭浑水。在这种背景下,土耳其的“大国”复兴野心被激活,它想浑水摸鱼,重建自己的大国地位,梦想重温奥斯曼帝国时的辉煌,积极插手周边事务。当然除了地区局势混乱外,还有两个因素助长了土耳其的野心。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给土耳其壮了胆。目前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促使伊斯兰国家内部的分化,其更倾向于通过推翻什叶派政权支持逊尼派上位。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是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但阿拉维派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一点,而叙利亚人口的2/3是逊尼派阿拉伯人,而且叙利亚政府一直比较亲俄罗斯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所以美国主张推翻阿萨德政府的统治。伊拉克全国有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其在现任政府中也占有优势,美国想派特种兵进入伊拉克都被伊拉克政府断然回绝。相反,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却是一个以逊尼派为主的伊斯兰国家,这点也正符合美国的需要。另一方面,欧洲的衰弱以及土耳其国力的增强让他产生了想当大国的幻觉。经济实力方面,2014年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1亿美元,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而且它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加入二十国集团(G20)的国家,11月还主办了G20的峰会。军事实力方面,土耳其拥有非常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其装备了4000余辆主战坦克,各种作战飞机约930架,其中主力战斗机包括约240架F-16,约200架美制F-4(部分已经进行现代化改装)。综合实力在北约成员国中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居第三,在中东地区更是首屈一指。再加上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国,众所周知北约奉行集体防务的政策,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集团被北约任一成员国进攻都会被视为对北约的进攻,北约会合力应对来自外界对其成员国的威胁。所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土耳其,更是有恃无恐。
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的战机后,虽然立即寻求北约的支持,以防止俄罗斯的军事报复,但是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很难甘心咽下这枚苦果,现在只是暂时忍下这口恶气罢了。俄罗斯今后对土耳其的行动决不会仅仅停留在经济制裁上,俄罗斯这个梁子还没解,土耳其又迫不及待地去抢伊拉克的这杯羹。土耳其军队此次越境进入伊拉克,对外界宣称是土方军事活动为“定期换防”,是为训练打击“伊斯兰国”的伊拉克志愿者。实质上一方面是想趁伊拉克政府无法控制摩苏尔之机,企图越境包抄叙利亚政府军,并希望在乱局中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支持阿拉伯逊尼派和伊拉克库尔德自治政府力量,培植“代理人”用以制衡俄罗斯、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联盟。控制这一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就可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土耳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断试探局势底线。
大国力量交织的中东局势却并没有土耳其想的如此简单,铤而走险的土耳其,无异于“火中取栗”。在伊拉克的领土之内,没有伊拉克中央政府的允许之下部署军队,已经严重威胁了伊拉克的领土主权。伊拉克指责土耳其的行动未通报伊拉克政府,是“侵犯主权”,要求土耳其48小时内撤兵。这一举动不仅不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而且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道义宗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土耳其军队如果还不撤出,接下来俄罗斯和伊拉克方面将会采取反制措施。土耳其为了“大国梦”在周边上蹿下跳,然而时移世易,现在的国际政治形势土耳其已经很难再续辉煌,如果不摆正自己的位置,继续奉行“全问题”外交的土耳其将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