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微刺激”打通任督二脉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26 11:33:00

摘要:5月22日,汇丰发布的PMI预值升至49.7,不仅连续两月上升,且创下5个月来的新高。这让还没回过神来的经济学家们大吃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

“微刺激”打通任督二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行至年中,经济面终于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

  5月22日,汇丰发布的PMI预值升至49.7,不仅连续两月上升,且创下5个月来的新高。这让还没回过神来的经济学家们大吃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微刺激”政策看到,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一个月时间内,至少13项重大经济政策先后发布,涉及到外贸、金融、资本市场、财税、就业等几乎所有重要经济领域。

  其中,5月21日,国务院分步启动了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国家发改委则首推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示范项目。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马大项目和吸引社会资本入场,无疑打通了稳经济的任督二脉。

  “从新项目构成看,不像以往是短期大规模刺激,也不是用大量资金堆砌的有很多后遗症的刺激政策,比较重视质量,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可以兼顾改革。”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PMI急升

  惊喜总在不经意间。4月还停留在48.1的汇丰PMI,5月就出人意料地急升至49.7。

  PMI分项数据显示,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初值升至52.7,重新返回荣枯线上方,且为2010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产出、新订单和产出价格指数均返回50上方;其中,产出价格自2013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通缩压力有所缓解。

  原材料库存反弹,产成品库存则继续下降。在价格回升的情况下,原材料库存出现了反弹,企业预期出现了一定的改善,制造业领域出现明显好转。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一些初步稳定迹象正在出现,部分是由于近期微刺激措施和较低的借贷成本;不过,对增长构成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未来数月需要更多的宽松政策保增长。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称,5月PMI预值49.7,大幅超出预期,是明确利好信号。这和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的分析类似:“微观企业层面已经出现了一定好转的迹象,二、三季度宏观经济状况未必如市场预期那么悲观。”

  不过民族证券研报认为,汇丰PMI仍然位于荣枯线之下,显示制造业仍在萎缩;此外,5月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延续下行,国内工业品价格低位震荡,未见明显改善。汇丰PMI预览值数据呈现出的需求复苏现象,并未得到更多数据验证。

  “还不能轻言二季度走向,不过,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渐出台,全年经济风险可控。如果刺激政策收效不大,二季度末会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变化。”陈志武称。

政策组合拳

  “微刺激”越来越多。

  5月21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明确表示要“努力把这些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

  这80个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等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此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投资资金来源的问题,弥补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中宇资讯分析师李少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介绍,水电、风电、光伏等行业,此前已经有民资进入,油气管网等可以算是首次正式向民资开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分析师王远鸿认为,目前中国在铁路、轨道交通、污水处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本届政府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后市场可以完成的将逐渐交给市场,投资主体逐渐由政府向民资转变,政府更多承担监管者的角色。

稳增长“钱关”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经济的提法看上去似乎并不新鲜,但在反思和化解地方债的讨论不绝于耳的今天,加大民资参与力度给迷雾重重的地方债危机带来了新希望。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就在示范项目发布当天,包括广东、安徽在内的政府网站就第一时间转载了全文。而在以往,反应最快的往往是人民网的地方频道。

  据了解,在这80个项目中,就有超过5个项目与广东有关,包括广佛城际轨道交通环线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深圳地铁6号线等。

  尽管广东省发改委早在2012年就率先向民资推出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但由国家扶植的项目还是让地方政府异常欣喜,“钱关”好过了。

  广铁集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建设一向是国家优先项目,但在吸引民资方面一向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次高层点名扶植,对吸引民资或更加有力。

  观望铁路投资已久的温州商人李先则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后续政策,如果铁路部门有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会尝试投资。不过,多年来的经验也让李先暗自担心。过去十余年,民间投资遭遇“玻璃门”、“弹簧门”等重重困难和障碍,始终不能真正参与进来。

  从国务院2005年发布“36条”,到时隔5年之后国务院再次发布“新36条”,加上后来发改委、国资委等各部门共出台了42个相关细则,但一直收效甚微。

  海通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陈瑞明则表示,此次放开的项目都是大项目,未来的参与方式是混合所有制模式,国有资本参与的同时吸引一些民间资本参与,一些中小市值的民企上市公司可能会从中受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