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银行存准率先行开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出人所料,一季度经济答卷略好于预期。
此前,一季度进出口下降明显,制造业持续低迷,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未减,“三驾马车”动力不足,一季度经济似乎前景堪忧。
于是,多数经济学家一致预测一季度GDP将跌破全年目标。而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这已经是多家机构预测出的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二季度维持一季度的低迷,货币政策可能会有调整,降准几率将会增大,不过,就目前趋势来看,上半年仍将以市场调整为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此前对《华夏时报》记者预测一季度经济数据时如此表示。
话音刚落,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这也意味着,在资金面偏紧之时,县域银行资金投放先行开闸。
略微下行
端坐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似乎比往常更加从容。
在发布数据之前的几天,关于中国经济一季度GDP的猜测已经铺天盖地。包括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民生证券、交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一季度GDP增速将达不到年初制定的7.5%的调控目标。
不仅仅是研究机构对经济下行有研判。此前一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只要保证充分就业,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还是低一点都属于合理区间。李克强还表示,“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经济是否仍在合理区间,除了看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看就业和收入,稳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的目的是为了保民生。从就业、收入这些方面的指标来看,一季度情况还是总体不错的。”盛来运表示。
不过,盛来运的从容并不仅仅来自于就业和民生。
在答记者问的时候,盛来运透露,“一季度经济运行当中有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据介绍,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要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高3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经济重心由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逐渐转移至低碳环保的服务业,同时,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制造业也在逐渐扩大比重。
此外,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也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民间投资的比重也在继续提高,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达到64.8%。收入分配的结构也有所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绩,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内需的贡献仍然是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而且内需的贡献是在上升的。投资与消费这两驾马车的比较来讲,投资的增速是回落的,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名义增速回落,但扣掉物价以后,实际增速有所加快,这意味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在上升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需求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化。”盛来运说。
“增速下调有一部分是挤掉增长水分。”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据介绍,以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80万就业人口,目前可以吸纳140万~160万人就业。这种变化不是表现在增长数字上,而是在质量和效益以及结构上。
“中国经济已经和正在出现一些具有中长期意义的积极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二季度经济将回升
不过,尽管高层多次强调,经济略有波动是正常情况,不需要太过担心,但地方政府似乎仍然缺乏安全感。
进入4月,广东、海南、天津、江西、贵州等五个省份公布今年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超过7万亿元。其中,民生、环保、城镇化和结构调整的项目在增加。
“包括此前增加的铁路投资,兴建保障性住房,投资在逐渐增加。尽管在调整结构,但短期内,投资拉动经济仍然是主要方式之一。”陈志武表示。
事实上,经济已经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3月,铁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日均发电量等多项经济先行指标出现回暖。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2313万吨,相比2月的29011万吨,环比增长11%。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也在走高。以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为例,3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92.7万吨,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15%;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401.6万吨,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7%;唐山曹妃甸港则在3月完成货物运量825万吨,创造了自开港以来单月吞吐量突破800万吨的历史新高。
而国务院此前公布的三项稳增长政策,有望在二季度后期持续发力,拉高二季度经济增长水平。
“从历史周期来看,中国的新开工投资项目一般在两会之后也会出现显著的上升,配合以目前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最差的时期已经基本过去。”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
不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尽管小部分经济指标略有恢复,但二季度经济增长仍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因为保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回落的压力仍然没有完全释放;库存调整和PPI下降对经济的冲击仍需要时间来吸收;全球制造业扩张近期出现了走弱势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