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制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贵州一家生产煤炭的国企终于熬不住了,近日重点研究了减产的可能性。比国企更惨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多个劳务输出大省均出现了外出打工人员成批返乡情况,原因则是所在的工厂裁员的裁员,停产的停产,没活干发不出工资,只能回家等着。
最新公布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再次给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企业们带来一阵寒意。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CPI同比增长1.8%,涨幅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PPI同比下降2.9%,创下33个月新低,这已是连续第5个月出现负增长,而且下滑的程度不断加深。
“环比跌幅扩大为-0.8%,6月环比是-0.7%。说明企业经营环境依旧困难,需求继续萎靡,因此工业出厂价无力提振。”东吴基金首席策略规划师陈宪表示。
作为CPI的上游,PPI更加灵敏、直接地反映经济增速的变动。PPI持续负增长的背后企业生产压力正在加大,周期类行业将面临去库存和利润增速下降的双重压力,凸显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企业订单萎缩、行业去库存化持续的严峻现实。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析认为:“CPI创两年半来新低,PPI降幅加深都显示需求疲软的状况未明显逆转,稳增长仍需努力。预计货币政策方面,三季度仍可能降息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空间也不小。”
艰难的企业
煤炭企业最近真是“压力山大”。
“国有企业因为肩负着社会责任,所以不能轻易减产,但现在销量实在太差,库存已经超过预警值。”上述贵州一家国企文化部赵部长表示。
大企业遇到了诸多困难,好在暂时没有生存危机,小企业们却只有停产自救了。
据内蒙古包头市中兴能源储运经销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内蒙古的小煤矿基本都已停产,大煤矿都还在继续生产,但产量有的已经减少了一半,“由于销售困难,原来每个月的煤炭生产量能达到60万吨,但现在的开采量只有30万吨。”
国内煤炭主产地煤企的限产、停产范围逐步放大,跌跌不休的煤炭价格和高库存低销量是主要原因。事实上,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类的原材料价格,以及采掘行业的产成品价格,正是带动PPI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0.8%;1-7月平均PPI同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
“7月PPI同比收缩幅度有所加深,结合汇丰制造业PMI中的价格指数连续保持在收缩区间来看,需求仍然偏弱。企业去库存尚未结束。”屈宏斌表示,7月,代表中小企业的汇丰PMI终值为49.3,环比小幅攀升,但仍处在荣枯线之下;官方PMI为50.1,低位企稳。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称:“7月份出现的快于前几个月的下跌速度,加大了市场对整个宏观经济软着陆的忧虑。”
事实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疲软表明,未来几个月PPI环比增长势头很难走出疲弱。由于目前是需求淡季,而产出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国内金属价格则在最近表现出了进一步下滑,建材价格也大幅下跌,再加上去年的高基数,将持续拉低未来几个月PPI的同比增速。
“受总需求疲弱的影响,目前PPI仍在下行通道,未来2-3个月仍将持续回落,到四季度环比涨幅有望由负转正。同比涨幅仍将继续下行一段时间,在未来2-3 个月见底的可能性大。”彭文生表示。
货币政策或再调
煤炭企业只是面临危机企业中的一部分,但这个生产资料中最上游的产品面临的危机,背后反映的是下游生产的情况。
“PPI同比下降2.9%还是低于市场预期。从目前数据来看,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依然是需求不足。在目前环境下,应对周期性因素,未来央行采取降息、降准依然有较大空间。实际上,在国外,这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经济学家滕泰表示。
当前的货币政策,虽然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总体依然保持了稳健。7月中、农、工、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左右,环比多增300亿元左右。
高盛高华7月份经济数据前瞻中预计,7月份人民币贷款规模将从6月份的9198亿元降至6300亿元左右,显著高于去年7月份4930亿元的水平。同比增幅将从6月份的16.0%微升至16.1%。
不过,信贷放出的资金更多的是流向基础建设投资而非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7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以后,央行或将进一步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来缓解实体经济的压力,为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PPI下降幅度增大也可能会推动其它对稳增长更有效的政策面措施进一步推出。”西部证券研发中心策略研究员方全安表示。
8月9日,屈宏斌在其微博中表示,三季度或继续降息,至年末准备金率或下调2%。
降存准和降息再次成为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
“鉴于7月CPI仅1.8%,即经济下行,通涨也明显下行,所以8月存在降存准率或降息的概率。”东吴基金首席策略规划师陈宪表示。
“随着通胀的下行,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在增加。近期的7 天回购利率仍然较高,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依然偏紧。货币政策仍有继续放松的可能。但是,央行可能选择逆回购等市场信号意义较弱的措施来缓解市场流动性,以尽量减少对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尽管如此,基于外汇占款增量的下降趋势和宏观政策进一步向稳增长倾斜的态势,我们仍然预计下半年仍有2-3 次降准空间,8 月降准的窗口尚未关闭。”彭文生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