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损失 保险开始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高和平 北京报道
网络生活丰富,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已经介入其中。之前有淘宝购物的退货运费险,现在又出了虚拟财产的责任险。记者了解到,12日首款名为“网络游戏运营商用户损失责任险”的虚拟财产保险将正式上市。
其实,从2004年开始,市场上就不断有呼吁保险参与虚拟财产保险的声音。不过,实至今日,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虚拟财产难界定是最大的问题。但面对3亿的潜在客户,相信保险公司也会逐步参与进来。
推出呼声高
在某显卡品牌市场部任职的贾奇华是资深玩家,他透露投入到游戏装备上的花销不等,从几百到上万元都有。而记者登录淘宝网,输入“网游装备”,搜索到的产品价格也从二三百元到三四千元不等。
近年来,网络游戏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玩家网游账号或者网游装备遭遇意外丢失、盗窃等案例屡见不鲜,而相关法律法规尚处完善阶段,玩家因虚拟财产损失引发的纠纷不断上升。
记者了解到,由阳光保险推出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用户损失责任险,由网游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购买,按照保险合约来保障网游玩家以及自身的相关利益。比如,当网游玩家的游戏账号数据发生被盗或丢失时,如果管理数据的游戏运营商负有责任,那么就需要对网游玩家进行经济补偿,保险人则会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相关责任,在网游运营商赔偿玩家之后,保险人再向网游运营商支付相关赔款。
但是,目前这款虚拟责任保险只是针对网游公司GAMEBAR的“聚仙”网游客户,其他的网游客户并不能参与投保。
业内人士表示,财产保险中可保财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以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通常是指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在虚拟财产保险这方面,保险公司不是专业的数据安全专家,难以做权威性的认同。
前景被看好
对于虚拟财产保险迟迟不能广泛推出的原因,某保险公司财产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虚拟财产投保从现有的承保技术和从业人员方面考虑,很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因为网络安全的隐患和风险太大,此外,虚拟财产很难界定是最大的难点,即使认定了损失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很难确定理赔金额,毕竟没有什么标准。
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理赔上将引入第三方数据托管机构,即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公司、网游运营商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三方将共同设立‘宝物银行’系统,这个系统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托管,保存游戏数据,为保障玩家权益提供数据基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将对游戏数据进行监督,出具独立的数据分析报告,并将报告作为网游玩家在事故发生时确定赔偿金额的依据,而相关赔偿结果及报告也会通过系统公示。”上述负责人说。
尽管目前虚拟财产保险并不多,但是未来前景似乎很美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35.6%,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4.57亿,其中66.5%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04亿。
面对3亿人的庞大潜在客户,相信保险公司不会不理不睬。
阳光保险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3亿游戏玩家群体是这一保险的潜在受众,而且游戏玩家平均年龄相对比较年轻,又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自我维权意识强,这些都是产品推动的强大助力。”
上述财产险部负责人举例说,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在淘宝网上开卖保险,随着网络购物量的加大,相关的退货险、运费险等也出现了,这在以前是想不到的。只要有利可图,今后财险公司还是会逐步介入到虚拟财产的保险保障上。在他看来,随着网络安全性越来越好,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技术了解控制网络风险时,虚拟财产的保险就会大范围出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