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换了仨主人 首都时代广场转手调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
一年之内被两次转手,一度以高端品牌入驻而闻名北京的首都时代广场最终变身为金融总部,这样的归宿,对于一个地处西单商圈黄金位置的商业地产来说,似乎有点“凄凉”。
3月8日,当记者来到已经改名为长安街88号大厦的首都时代广场时,这里冷冷清清,已经没有人进出。这里的保安望着长安街对面熙熙攘攘的俊男靓女,看上去似乎有些“怅然”。他告诉记者,“大厦内部现在还没开始清理,每天这里都没几个人,听说过一阵子人保集团会来进行重新装修。”
一年之内两次转手
近日,人保集团正式接手了北京西长安街88号大厦交接仪式,成为这栋大楼的新主人。
在人保集团迅速从华融投资手中接手首都时代广场后,这个位于京城黄金位置的商业地产在近一年来已经历三任主人。
就在2009年12月,北京华融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总价27.08亿元,正式从香港九龙仓手中接手了首都时代广场项目87.5%的股权和一笔股东贷款。
短短一年后的2010年12月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公告,显示北京华融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单商业区建设开发公司拟将所持有的北京西长安街88号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及4.56亿债权以总价37.44亿挂牌转让。而这个88号公司的主要资产即为首都时代广场。
事实上,以37.44亿元的交易价计算,首都时代广场总建筑面积12.18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不到3.1万元,这笔交易可谓相当“划算”。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告诉本报记者:“在西单这个位置,每平方米3万的价格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因为目前西单商圈可售的整栋商业物业已经非常稀少了。”
人保接手背后
而对于这次交易能以这样低的价格和这样快的速度成交,王永平秘书长向记者表示:“事实上,这次的交易并不能算是纯粹的市场交易。”而据业内一位知情房地产分析师表示,人保集团总部入驻长安街88号大厦,与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有着密切关系”。
事实上,北京华融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就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旗下主要有北京金融街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融实业股份公司、北京金融街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多家公司。
而据上述分析师表示,当初华融接手首都时代广场这个项目时,主要目的还是注入金融街控股这个地产上市平台,经营业态也由商业转向写字楼。
但华融投资这个如意算盘似乎还是“落空”了。据这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当时华融基础收购首都时代广场之前,商户与首都时代广场签订的合同长短不一,最晚的是在2010年6月份结束。为此,华融投资的原有计划迟迟不能进行。
与此同时,一直偏安于圆明园万春园的人保集团,由于远离金融核心区,也一直在寻觅新的总部办公大楼,希望能够重返金融街商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是在2010年6月,人保集团与首都时代广场开始接触整栋收购事宜。
“有大型金融集团总部入驻,无疑将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或许是西城区积极撮合二者交易的主要原因。”上述分析师认为。
整栋商业地产受追捧
无独有偶,2月28日,五矿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用45亿收购北京第五广场,收购后该广场将计划用作办公楼,与人保集团入驻首都时代广场“如出一辙”。
而与首都时代广场更为相似的是,第五广场的地理位置也绝佳,位于北京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核心地带。同时,这一项目总建筑面积也为12万平方米,是一栋由多座建筑物构成的商务综合体。
据王永平表示,从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商业地产的预热,与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有很大关系”。
据商业地产数据监控室不完全统计,2010年下半年至今全国商业地产整购案例超20个,一线城市商用物业依旧是投资热点,共发生12笔大宗交易,随着各大机构及零售商对二三线城市的拓展及前景的看好,二三线城市大宗交易也有超过7笔。
王永平向记者表示,随着住宅市场的逐渐成熟,其投资机会已经逐渐减少,而新政的出台更使住宅投机、投资行为的获利空间大大减少。而价格起伏不大、投资回报基本稳定的商业地产投资,无疑将成为目前地产投资的方向。
“目前,这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最严的就是限购,而且限购短期内可能不会取消,相反限购的政策还要扩大。”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中央这次调控的一系列政策,矛头主要是针对住宅的投资性需求,而商业地产的投资并没有任何限制,这无疑将使民间资金向这一领域流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