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良:县域视野下的自救突围与电商助残之路

作者:李氏琼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5 15:14:43

摘要:采访中,孙炳良总结称,多年来他一致秉持着“坚持、毅力、创新、感恩”这八个字。得益于此,广阔的世界向他致以掌声。

孙炳良:县域视野下的自救突围与电商助残之路

受访者供图(下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有一位故事颇多、经历颇丰的残疾人,叫孙炳良。

多年来,他自学成才、自主创业、电商助残、精准扶贫……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他的声音中气十足,谈话间,能明显感觉到他有信念、愿做事。扎根县城多年的人生轨迹,非但没有局限他的眼界格局,反而自然流露着“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价值”的野心。

据了解,孙炳良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慈善先进个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并在2019年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动,再主动,紧跟时代步伐

在采访中,孙炳良反复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学习”,这是他的人生锚点。他说,得跟着时代走,才能不被淘汰,才能一直好好生活。

时光拉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1985年,为了掌握一门生存技能,16岁的孙炳良跑到外地学习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取得了全国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证书。1989年,孙炳良离开农村老家到县城创业,在个体家电门市部做电器售后保修,后来技术精湛后,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家电维修部。

2010年前后,孙炳良嗅到了电子商务这一机会,开始转型研究电商。2012年,他创办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运营公司。2016年,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园,为残疾人贫困户免费提供场地、吃住、货源、仓储等等。2022年,创建炳良自强残健融合双创园,开启“电商培训+励志教育+快手直播+创业孵化”的残健融合就业帮扶模式。

孙炳良对商业发展有着敏锐的直觉判断和果敢的决策力,在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园初期,他把个人住宅抵押给银行,并且通过亲友借款等各种方式,投入180万元,2018年,在接受央视节目采访时,还被称为是“负债百万的有钱人”。但通过“互联网+农村电商助残”的模式,短短几年内,他顺利解决债务问题。

2022年8月,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在省市县三级残联、快手官方和县委县政府的合力帮扶支持下,孙炳良团队进一步发展,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创新构建“1+6+8”模式,搭建起全国首个“党建引领+电商驱动+助残赋能+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创新试验田。

用充盈的意志,打败内心的干涸

作为一个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孙炳良在短视频这个赛道上也没有缺席。每天早上6点至7点,他会把当天晨练的视频发在“炳良自强”同名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上。视频内容是他每天早起晨练的画面,配音则结合当天节日随机来一段“正能量”感悟等,时长1分钟左右。每天一条,5年来几乎不间断,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前,孙炳良已经拍摄2006条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晨练正能量”视频总播放量达25万,该平台视频总点赞量达16.8万。

孙炳良自豪地说“炳良自强”的名称是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题写的。后来,孙炳良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奋进的一面旗帜,让这四个字成为自己的名片。

图片 2.png

对比图:扔掉“双拐”练习走路与现在每日晨起锻炼的孙炳良

孙炳良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8岁时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落下了下肢残疾。以全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乡重点中学后,因身体残疾被学校拒收。作为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对未来感到了绝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通过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的故事》等书籍,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12岁,他写下座右铭:立下愚公志,身残何所惧,只要肯登攀,胜利在眼前。

孙炳良意识到双拐是阻碍求学的主因后,他背着家人,悄悄烧毁了这副“枷锁”,向父母宣布要摆脱双拐行走并自学初高中课程。尽管父母支持他读书,却对行走计划充满担忧——彼时他因胯骨脱位导致下肢肌肉萎缩,医学报告早已判定他需要终身依赖拐棍的支撑。

但倔强的孙炳良用两只方凳开启了这段二次走路学习历程,他先用两只方凳支撑身子慢慢挪动,每挪一小步双腿和胯部就会因撕裂而疼。他不吭声、不放弃,每天坚持练习。手心里的肉磨出了水泡,时间长了磨成了茧子,都没有停下来。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开始练习扶墙走路,摔倒了就爬起来接着练。四年多时间过去了,孙炳良可以走路了,虽然步履缓于常人,但是这段从方凳到墙垣再到平地的轨迹,对他而言,已经是奇迹。

练习走路的同时,孙炳良开始在家自学中学课程,不懂的地方就向爸妈和哥哥姐姐们请教。学不进去的时候,他效仿古人“悬梁刺股”,把一根长绳子系在房梁上,下边拴上一根针,脑子开小差了就用针扎一下额头。时间长了,他的额头上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的。4年时间里,他自学完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

“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拍一个短视频,并不是什么难事,贵在坚持。我主要想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处在人生低谷的人,也想展示我们残疾人群体的正能量和坚持。”孙炳良说。现在“炳良自强”现已注册成商标,成为国内励志品牌。

始终如一,以感恩之心反哺社会

孙炳良并没有将他取得的成果全部归结到个人。一路上,他没有忘记政府和残联组织的帮扶、助残企业的支持以及残疾人群体的关照。自己好起来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取得了全国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证书回到家后,为了感恩父老乡亲的帮助,孙炳良开始给村里人义务维修电器。在县城开设自己的家电维修部后,承诺“每逢周日和节假日,为残疾人、五保户、老军人义务维修家电。”这个承诺,二十几年里从未失信。

图片 3.png

为了给“残疾人一个家”,他创办了电商创业孵化园。“如果残疾人想创业,那就给他提供平台、普及优惠政策;如果想就业,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先择业,再培训。”孙炳良讲述,“这儿没有门槛,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残疾人群体常年待在家里,还需要父母照顾的问题。就业一个,解放全家。”他这样总结。近年来,孙炳良团队已累计培训8700多名残疾人、贫困户在电商行业实现了就业,扶持接近90名学员开设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安排120名学员做淘宝云客服,2000多名学员开设了淘宝店铺及入驻移动电商、农村电商;培训家庭经济困难人员680人。

2024年,孙炳良作为鹤壁市人大代表,在鹤壁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优化城乡低保户创业环境的建议》,得到了市民政局的积极反馈,给予残疾人创业两年缓冲期。“一般来说,残疾人是有低保的,这样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有一定保障。但是,如果残疾人想自主创业,就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可办理了营业执照,就会取消低保金。二者不是并行的,但创业有一定风险。所以,好多残疾人会想不创业了。如果创业失败就会返贫。”凭借着多年来在一线的观察,孙炳良精准察觉残疾人创业困境后,他“扶上马,送一程”,极大激励了鹤壁市残疾人参与创业。

此外,孙炳良也会主动宣传浚县,参与地方文旅视频拍摄、在电商直播间销售小河白菜、花生、豆腐皮等鹤壁“三农”产品,让浚县能被更多人看见。

孙炳良的故事还远未讲完,他充满前瞻性,积极引入数据标注产业;他坚持仪式感,每周在园区举行升国旗仪式……采访中,孙炳良总结称,多年来他一致秉持着“坚持、毅力、创新、感恩”这八个字。得益于此,广阔的世界向他致以掌声。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