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财富配置 金色年华无忧
本报通讯员 肖 雄 徐锦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季小舟 北京报道
进入家庭退休期的人群,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之道。中国民生银行在为这部分人群提供量身定制财富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推出大型非凡财富名家讲座“养生季”活动,让客户全面管理自己的物质财富和健康财富。
中、老年人因为子女大多已经成家立业,不用再支出子女的教育费用、生活费用,资金累积到一定程度,家庭理财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但对于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健康状况和现行工资收入的限制,决定了他们是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适合相对稳健保守投资风格的群体。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中、老年群体也更加热衷于规划自己的财富,使财富能够保值增值,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无忧无虑的退休时光。
中国民生银行根据此类客户群体的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推出了非凡财富“金色年华”财富方案,本方案专门针对“家庭退休期”的客户群体,提供全面的金融理财规划服务。重点是要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退休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最大的特点,同时补足家庭风险保障计划,在此基础上设计安全、稳健的投资管理。
“金色年华”家庭退休期客户特征
●逐步进入退休年龄,开始安排退休生活和享受生活;
●退休收入稳定,已经积蓄了一定的退休基金;
●子女基本进入大学以后的教育阶段,或者已完全独立;
●开始关注健康养生,退休金储备、健康医疗和子女创业资金(子女婚嫁基础资金)等问题是家庭财务规划的重点;
●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金色年华”家庭退休期客户理财需求及基本产品组合
●家庭现金管理
产品组合:贵宾卡+钱生钱+货币市场基金
组合功能:钱生钱储蓄、货币市场基金是非常安全和灵活的理财方式,贵宾卡可作为现金结算账户,可以满足日常现金管理和大额现金支出,另外,民生银行贵宾卡附有“医疗健康通道”、“机场贵宾通道”、“一对一理财顾问”等增值服务,为客户家庭提供理财咨询服务。
●补充退休金储备、退休基金的保值增值
产品组合:理财产品(1、2级风险)+储蓄(国债)+债券型/保本型基金+基金定投
组合功能:1、2级风险理财产品期限固定,收益稳定,非常适合资金保值增值。配置比例为可投资资金的40%;
储蓄为流动资金储备,也是一种最安全的投资品种,是储备退休计划的基础,国债的安全性最高,收益有保证。储蓄的配置为可投资金额的40%;
基金类的投资为退休养老金本保持合理的增值动力,债券类基金流动性高,能间接参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货币、债券市场,并能建立一份中长期的资金增值计划,保本型基金在到期保本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配置比例为可投资资金的20%;
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退休基金专款管理,并且具备分散风险、长期增值的能力。视退休金年收入、可投资资金的宽裕情况以及退休养老需求缺口进行配置。
●家庭风险管理
产品组合:分红型年金保险+纯储蓄型的分红保险
组合功能:中老年客户保单调整的难度相对较大,可以通过对年龄要求相对较小的分红型保险,建立固定的退休金和起到补充家庭保障的作用;
分红型年金保险,本金无投资风险,通过保险公司分红而使资金增值,获取每年的退休金、祝寿金等,同时获得一份不错的保障。视退休养老需求缺口和目前退休金的储蓄情况,适当配置;
纯储蓄型的分红保险,结构简单、本金安全,通过保险公司专业管理分享红利收益,使得资金稳健增值,并且附有意外保障功能,帮助退休基金保值增值。
安享晚年资产巧配置
王诚,55岁,大学教授。妻子张如梅,50岁,公务员。有房有车,目前在中国民生银行有各类存款10万元,基金市值30万左右,已开通第三方存管,股票市值60万元。奋斗多年,准备退休,开始安排新的生活,享受一生耕耘成果。
希望退休后年生活支出2.5万元,年保健支出1万元,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外出旅游一次,预算为1万元;其它支出0.5万元。
考虑到王诚夫妇在社会保障的前提下,根据简单测算,王诚的资产现值可以较好地满足其退休生活需要,但应该增加安全性,建议减少其股票的持有,将资产合理分配在定期存款、国债、稳健型基金和理财等品种上,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一位退休教师的理财心得
谁说老年人不理财?在中国民生银行南京大光路支行CFP理财经理徐锦华看来,老年人非常懂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在她工作的4年里,来购买银行发售的理财客户中,70%为中老年客户,老年朋友在七成比例中又占40%。随着金融在生活各领域的不断渗透,老年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理财的必要性。在他们的理财经历中,也积累了不少可供分享和借鉴的经验。
徐锦华的客户老王,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今年63岁。平时除了给学生补课,还会经常到银行来与徐锦华交流,看到有老年朋友来银行咨询理财产品,她也会热心地向每一位朋友介绍她多年的理财经验。
老年人理财经验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稳定收益
老年朋友收入来源单一,且支出日益增加,不太适合参与高风险投资,稳健型投资工具是首选。中国民生银行滚动发售的短期票据理财、货币基金、1年左右投资时间的稳健信托理财、保本型基金、保险理财等都是不错的稳健理财产品。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要把所有资金投资在某个理财产品上,要把自己的资产分散在定期存款、信托理财、保本基金等投资组合上,理财品种多元化,不仅分散风险,还能获取较高的综合收益。
●紧急备用金必不可少
相对而言,老年人更容易受伤、患病,家庭中需预留部分流动资金,可以把这部分资金存定期、购买货币基金、国债等,不仅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也获得了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
老年人的理财误区
老王提醒老年朋友,光知道以上三点理财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他发现,不少老年人由于对新事物、新知识缺乏了解,防范意识薄弱,理财情绪化,选择了并不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或者没有投资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
●讨厌短期理财
“我年纪大了,买短期理财,过不了3个月、半年又得跑过来续约,很麻烦的。我要2年以上的理财,3年也可以啊。”不少老年客户对理财经理向他们推荐的短期理财不以为然,觉得老跑银行,非常麻烦。不过老王却认为,短期理财不仅提供了稳定收益,而且让资金有较好的流动性;再者,现阶段多国已开始加息,国内加息预期也很强烈,若购买2年以上的理财产品,等于是锁定了最低利率,相信这不是老年朋友想要的收益。
●容易出现从众心理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年朋友来银行存定期,发现很多客户在排队购买理财产品。买的人这么多,老年朋友往往觉得这一定是款很好的理财产品。于是他们把原本打算存定期的钱购买了理财产品,殊不知,银行理财是浮动收益,不少产品还需要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
●向一切基金产品说“NO”
2008年A股市场的单边下跌,“谈基色变”这个改编成语流行了起来。很多老年人被身边的朋友一策动,在2007年购买了基金,如今他们一提基金就心酸,拒绝购买一切与基金有关的产品。但除了我们熟识的股票型基金外,老王特别指出,还有适合老年朋友的货币基金、保本基金等产品。货币基金在2008年被誉为“能获得定期收益的活期产品”;保本基金采用相关操作策略,不仅能保本,也能分享证券市场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
●我已经老了,给孙子买份保险吧
确实,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保险大多有年龄限制,一般重大疾病保险将投保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下,分红险、万能险限制在65周岁以下。产品种类少、限定条件多,老年朋友在购买保险时常常在被保险人那一栏填上自己孙子的名字。有一项调查,医疗保健支出占老年人总支出的40%以上,其中看病买药支出占80%以上,由此看来保险是老人晚年的重要保障。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公司有专门针对老年朋友的保险产品,如友邦保险公司、泰康保险公司等,都有相关产品。
●尽量节省支出
省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更体现在我们老年朋友身上,他们总想给子孙留下更多。忙了大半辈子的老年朋友在退休后,空闲时间较多,也有积蓄,应该增加保健类消费支出。学学老王,去旅游、参加各项文娱活动、上老年大学等。充实、快乐、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保持了老年朋友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间接节省了医疗支出,也不失为一种理财方式。
适合老年人的投资组合
老王推荐了两种投资组合:
保守型
低风险资产:占比40%,主要投资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短期票据理财、国债等,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获取稳定收益;
中风险资产:占比50%,主要投资银行信托理财、保本基金;
保险投资:占比10%,投资意外险、疾病险等。
平衡型
低风险资产:占比40%,主要投资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短期票据理财、国债等,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获取稳定收益;
中风险资产:占比40%,主要投资银行信托理财、保本基金;
高风险资产:占比10%,主要投资股票型基金、贵金属交易等;
保险投资:占比10%,投资意外险、疾病险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