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被营养不良击垮的癌症患者背后:营养支持被忽视,营养师缺口巨大,千亿蓝海待发掘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18 21:17:42

摘要:“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居家休养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不到有效管理,会造成肿瘤的复发率增高、再入院率增高、生活质量下降、临床转归结局变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医学系主任、教授于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被营养不良击垮的癌症患者背后:营养支持被忽视,营养师缺口巨大,千亿蓝海待发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在放疗的日子里,我第一次尝试了吃饭的艰难。”一位鼻窦癌患者在自己的抗癌经历中这样写道:“放疗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口干舌燥、咽干、鼻腔干,随之而来的口腔溃疡、舌头发紫、味觉改变直接导致咀嚼疼痛、吞咽困难。放疗的第五周开始出现呕吐,一天比一天加重,吃什么吐什么,直到没有东西可吐。”

这并非个例。对肿瘤患者来说,“吃”成了一个之前从未面对过的大问题。很多患者甚至未被肿瘤打倒,却先被营养流失击垮。“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居家休养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不到有效管理,会造成肿瘤的复发率增高、再入院率增高、生活质量下降、临床转归结局变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医学系主任、教授于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中国肿瘤患者营养膳食白皮书(2020-2021)》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8%。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约三个月的时间里体重减轻,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体重减少超过5%。

11月15日,与癌共舞论坛举办了“大咖解密营养白皮书”主题活动。在活动现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方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与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有关的临床研究,由营养师在每一个化疗周期去给予患者饮食和营养治疗,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做法可以让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三个月。”

营养对肿瘤患者如此重要,但一直以来,这个问题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得肿瘤就会体重下降”的说法流传。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患者有解决营养方面的问题与困惑的需求,但是58%的患者从未请教过营养科医生。

营养这一关键环节为何缺失?

方玉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自己的门诊来了一个30多岁就坐上轮椅的年轻人,他患有淋巴瘤,体重从原来的70公斤迅速掉到50公斤。“他做手术之后,因为头颈的淋巴瘤影响正常进食,化疗反应又特别大,基本上整个粘膜都是损伤的,生活质量非常低。”

方玉根据患者胃肠道的耐受,逐步对他进行了个体化的治疗。从早期的小分子让他能够吸收,然后每天定量摄入大分子,渐渐过渡,患者营养逐渐恢复以后,就能正常吃饭了,最后他的体重恢复到了60公斤。

她坦言,营养不良的情况在自己的患者中非常常见,“我们在临床当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他们的体重比如在胃切除后已经掉了十几公斤了,然后还要进行化疗、放疗,相当于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又给他一个打击,雪上加霜。”

对肿瘤患者来说,重视治疗而忽视生活方式以及营养的管理,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营养一旦忽视,肿瘤从预防到治疗到最后的康复,所有环节都可能会滞后,或者是达不到效果。”于康说。

于康表示,营养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比如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标准、方式、路径还未建立起来。

“一方面,医院里面缺少进行肿瘤营养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也没有在医院形成一个专业的体制。另一方面,肿瘤患者有营养问题,但是怎么在早期发现这些问题,发现以后怎么干预,谁来干预,干预以后效果谁在监测,这一系列的路径与标准,还缺少完整的共识和指南。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恶性肿瘤营养治疗的专家共识,但是还不够完善,并且欠缺了患者出院以后的居家管理。”于康说。

航天中心医院老年医学一科闫新欣副主任医师亦表示,作为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他体会目前大部分肿瘤专科医生对抗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视,但是忽略了肿瘤营养治疗,或者说仅知道肿瘤营养很重要,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这就是临床医生的短板。

其实临床营养师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他们非常愿意帮助临床医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肿瘤营养治疗的意识,增加与临床营养科的合作,推动这件事情,通过正确的营养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进而优化社会资源。

目前,很多患者希望解决营养的问题,却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中国肿瘤患者营养膳食白皮书(2020-2021)》数据显示,患者获得肿瘤膳食营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临床医生告知、病友交流以及线上浏览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但咨询专业营养科医生的比例非常少。

在此背景下,《中国肿瘤患者营养膳食白皮书(2020-2021)》诞生了。它面向两类群体,一是出院后居家休养的肿瘤患者,告诉他们在家应该怎么监测、怎么吃饭、怎么管理,饮食上的常见问题怎么去克服,以及澄清一些常见误区;二是面向临床医生,肿瘤科、营养科,以及肿瘤管理相关的医护人员,说明不同治疗阶段、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怎么做,因此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营养好会“喂养肿瘤”、不吃饭能饿死肿瘤细胞、吃素能防癌、肿瘤患者能吃海鲜这类“发物”……这些生活中口口相传、根深蒂固的误区,都在这本白皮书中被一一破解。

闫新欣医生表示,“健康中国”概念推出以后,健康被推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营养这个学科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还是需要有个过程。这次白皮书的发布,说明社会各方的力量都在关注、重视这件事,也让患者更加重视营养,有依据地去进行营养管理。

于康表示,让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深入人心,仍需要多方努力。“以患者为中心,政府起到牵头引领的作用,专家把具体的技术、标准、路径夯实,同时社会机构或者企业给予资金上的辅助和支持,媒体进行相应的宣传,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我想他们还是非常愿意的。”

营养人才缺口有多大?

随着“健康中国”概念提出并不断深化,营养科的地位亦得到提高。闫新欣医生所在的航天中心医院也在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不仅会找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病理科、影像科参与,也会邀请营养科医生共同参与讨论,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医院推动,重视宣传,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肿瘤营养的意识,这样才会慢慢把这件事情做好。”她说。

但是,营养科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较大的人才瓶颈。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每万人配备一名营养指导员。但不少中小医院营养人才缺口十分明显。

山东一位县市级医院的医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营养科已经成为申请二甲医院的“标配”,因为自己在几年前恰好考过了营养师注册证,所在的医院就送她来北京进修,准备回去后就着手成立营养科。“但除我以外,营养相关的人才基本没有。我觉得开展工作很难。并且我们那里的患者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营养的重要性,营养科开起来后能不能运营好也是个问题。”这位医生说。

2005年,原劳动部启动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本意是规范相关培训。不料,由于门槛较低、监管不严,“买证”“包过”引发的乱象也随之而生。2016年12月,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许可被国家取消。

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首次中国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考生大多是“80后”,专业背景是营养学专业、预防医学、食品科学、医学相关等,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即便如此,经过严格筛选,通过率也仅有38%,1500余名考生获得资格。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我国通过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的注册营养师仅有5000余名。这与“2030年实现每万人配备一名营养指导员”的目标相去甚远。

方玉告诉本报记者,营养师可以分为临床营养师与公共营养师两类,不同的营养师的工作内容是不一样的。公共营养师就是对大众人群进行饮食指导,比如社区人群与老人,这部分人群没有出现疾病的问题,公共营养师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当然他们也要先经过比如营养师协会的培训认证。而临床营养师是在医院里,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比如肿瘤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肝病肾病患者以及代谢功能紊乱的人群,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现在我们也在对公共营养师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要拿到注册营养师的证,也要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这样就既有营养知识,又培养了管理病人的能力。”于康说。

营养管理搅动千亿市场

营养管理得到重视,也将搅动千亿特医食品市场。

特医食品主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比如对食物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吞咽困难的老人,或者是术后病人,这些产品可以提供疾病治疗所需的营养支持,加快人体机能的恢复,不失为进食困难时的一个好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往往混淆了特医食品与保健品。方玉表示,在营养好的情况下,适当吃一些保健食品有辅助作用,但是有一些患者会把这些保健食品当成特别好的营养品。实际上,功能食品和特医食品是不一样的,特医食品可以代餐,也是你需要的食物,但是功能食品只是辅助手段。

“有时候化疗后食欲欠佳,感觉精神状态不怎么好,就吃速愈素、全安素、瑞能等营养更全面的补充剂。瑞能就像喝一瓶奶茶,有点甜有奶香味。”一位抗癌3年,经历化疗43次的肺腺癌患者家属表示。

除了口服,亦有一些进食困难的患者通过鼻饲导入营养补充剂,在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航天中心医院老年医学一科护士王春琦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会告诉患者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还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水温,营养液的温度等,并进行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包括很多深静脉管路的居家护理等都需要护士的参与。”

亿欧智库研报认为,我国住院患者中约有1.6亿人存在营养风险,其中约有1.1亿人没有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这意味着,特医食品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何梅曾表示:“全世界每年消费特医食品约560到640亿美元,且市场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国内市场预计能达到1000亿元的容量,因此很多企业都看好特医食品市场。”

目前,由于费卡华瑞、雀巢、纽迪希亚、雅培等外资企业起步较早,且技术和产品都较为成熟,占据了国内的特医食品市场主要份额,87%的肠内营养制剂(药品)和60%的特医食品(食品)均由他们生产。

这些产品通过院内和院外两种渠道流向市场。院内是企业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往医院,经采购科购入营养科室后通过医生处方到达患者。院外则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下包括药店、超市和母婴店等,线上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自建渠道最终到达患者手中。

目前来看,特医食品行业壁垒高、成本高、时间长,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进入。在一段时间内,这些外企巨头仍将是行业的主导者。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