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大众:聚焦中国汽车的“树人”大业

作者:胡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08 21:44:36

摘要:大众:聚焦中国汽车的“树人”大业

胡 钰

   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大众汽车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人才输血工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董事会成员张绥新博士用“黄埔军校”生动地概括了大众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所做的贡献。
    早在1984年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时,建设一所为上海大众培养汽车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就已被写进计划。当时,与德国企业拥有传统渊源的同济大学承担了这一使命。
    据了解,现在上海大众的很多管理和技术骨干都是同济出身。如今同济大学一年能够培养出近250名汽车专业学生,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会加入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体系里面,另有三分之一会供职于在中国的其他汽车企业。
    2007年,为了进一步强化合作、培养高素质专业汽车人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手上海大众,在同济大学启动了“大众汽车教育基金”项目,计划在2010年之前投资200万元人民币,以资助同济大学的大一新生,以及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四、大五年级的定向委培生。如今,已经开展的一、二两期培养计划共设立42个研究课题,其中包括涉及研发领域的35个课题,涉及生产制造、物流规划方面的7个课题,总共吸纳了42名同济学生。与此同时,上海大众共委派了40位资深工程师作为专门的“企业导师”,会同同济大学教师,共同指导这42位学生,其中诞生了7篇优秀论文。
    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众汽车教育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为更多品学兼优的大学四、五年级学生提供更多接近汽车企业实际的实习与研究机会,而且,由于基金赞助的研究项目或社会实践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时效性,其间产生的成果本身也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大众汽车教育基金”是一个虽以大众汽车冠名,但其贡献却辐射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甚至中国社会的教育基金。
    在该基金成立当年,上海大众便在该基金下实施了“预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在已经开展的两期培养计划的42名学员中,共有25人加入了上海大众的大家庭,其他学员也分别与国内其他汽车企业签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生力量。
    随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也在“大众汽车教育基金”框架下实施了“预备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从2008年起,每年选拔20到25名同济大学四年级学生赴企业进行夏季实习,在实习过后的第二年,大众汽车为毕业生提供毕业设计支持,并聘用表现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工作。
    同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还将人才培养的范围扩大到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按计划,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每年出资帮助15名经济上有困难的同济大学的一年级新生顺利开始学业。截至目前,已有30名同学得到了帮助。
    据张绥新透露,在第一个三年规划完成之后,大众正在着手制作一个涵盖整个大众集团企业的计划,而新的计划也会继续延续与同济大学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同时有可能将这种经验扩展到大众在国内的其它城市,包括长春、大连、成都以及南京。“大众汽车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经将‘努力成为最佳雇主’列为战略目标。坚持对本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是我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