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之死与大众传媒的狂欢

作者:王晓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23:00:00

摘要:又一位年轻的明星去世,她给亲人们造成了无尽的悲伤,但对于媒体来说却是难得的狂欢机缘。在这个底线消失的时代,包括名人之死在内的许多灾难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转变为娱乐文化,成了人们日常消遣的一部分。

■王晓华


    又一位年轻的明星去世,她给亲人们造成了无尽的悲伤,但对于媒体来说却是难得的狂欢机缘。在这个底线消失的时代,包括名人之死在内的许多灾难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转变为娱乐文化,成了人们日常消遣的一部分。
    当下的大众传媒虽然有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但其主导倾向是向人们出售精神上的休闲食品。休闲对大多数人来说决不意味着仅仅享受单纯的宁静,更需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神经最大限度地兴奋起来,说白了,休闲具有找乐子和寻求刺激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处于休闲状态的大众更期待异乎寻常的事情发生。由于每个人所能亲历的奇异事件毕竟有限,大众只能指望日益具有全能色彩的大众传媒。于是,他们时刻准备把钞票交给能把奇异事件最先制成休闲品的大众传媒。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大众的钱,大众传媒总是不负众望,争先恐后地将诸如婴儿长了六根手指、少女从五楼跳下却大难不死、95岁老汉娶妻生子、小区里发生惊天大爆炸、名人离奇死去等奇闻轶事和大小灾难,迅速制成文化快餐和精美大宴,卖给等待奇异事件的庸常大众,供他们从容不迫地品味和吞食。在这些因奇异而受到炒作的事件中,灾难性事件无疑是休闲宴会上最受欢迎的大菜,最能刺激大众传媒所从事的眼球经济,也最受心境暧昧的大众欢迎。大众对于灾难的态度是暧昧的:能够导致自身毁灭的灾难,固然人人敬而远之,但是,如果在自己和灾难之间隔着无数透明的墙壁,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以美食家的态度细细品味它,因而被快速呈现、包装、渲染的灾难往往会成为大众传媒最畅销的商品。前些年,歌星高枫的临终经历被大众传媒疯狂炒作。现在,妙龄女星香消玉殒,更是引发了媒体的狂欢。抢镜头,争头条,渲染现场气氛,故意激怒大众,再正儿八经地道歉——总之,能博取注意力的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当然,仅仅把责任归到媒体头上绝对是不公平的,因为正是大众、商家、大众传媒的同谋造就了这个过程。
    在灾难成为畅销商品的过程中,大众对大众传媒所起的是支撑和领导作用:正是大众的强烈期待和热烈反响使得大众传媒更加起劲地工作,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地把灾难和对灾难的传言推销给大众。即便我们不能说大众和大众传媒是雇佣者和雇佣兵的关系,二者在此过程中的合谋也是不能遮掩的。为什么大众会对灾难性事件表现出如此的狂热?是由于人在消费主义时代的本性吗?抑或这证明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病态的时代?我不能简单地给出答案,但我知道原因就存在于人性之中,喜新求异这种正常的心理学倾向受到过度刺激后发生了癌变,造就了大众对于灾难的畸形期待。灾难令人恐怖的原因是它会造成死亡,死亡由于其毁灭性注定是任何人都体验不到的,人的好奇心又驱使人顽强地去体验不可体验的东西,因而他只能借助别处发生的灾难间接地玩味死亡。此种欲望既能使人们在悲壮中反抗灾难,获得战胜死亡的神圣感觉,又会使人们对发生在别处的灾难和他人的死亡怀有不便言明的期待之心。当下文化走向极端的商业化和休闲化无疑助长了后一种倾向,以至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大批灾难发烧友。名人的意外之死则给他们提供了尽情地品味灾难大餐的机会,所以,他们的死亡迅速转化为休闲文化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变成了商业,一切的商业都变成了娱乐业,大众传媒作为商业主体获得了利益,大众作为休闲文化的消费者得到了刺激,而人的尊严和价值等更重要的问题则被忽略了。
    这意味着:一部分人的毁灭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仅仅是消遣、娱乐、游戏和盈利的手段。如果这种倾向发展到极致,人必然丧失真正同情他人的能力,成为一种冷漠的动物。那将是比所有我们知道的灾难更大、更残酷、更具有毁灭性的灾难。
(作者为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