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 我们在行动
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华夏时报》特别策划“科技助残 我们在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和关注,宣传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和经验,以及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蓝图,特别是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为残疾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举措成效、企业科技助残的典型范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影响力,大力营造扶残助残、共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助小微商户数字升级,金融科技打通助残“最后一公里”|聚焦全国助残日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发了针对残疾人的产品和服务。如服务视障患者的记账功能产品、手语视频客服产品、科技配套解决方案等,让视力障碍、肢体不便等残疾人士也能通过科技手段无障碍地进行收付款、财务管理等操作,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多元化与适应性。

科技无障碍如何通达?交行APP让更多残障人士享受便捷服务|聚焦全国助残日
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残疾人需求的信息化社会建设的号召,交行一直积极落实专项行动,秉承数字普惠金融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的宗旨,以金融科技赋能老年人群跨越“数字鸿沟”。

戴上智能盲帽后,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聚焦全国助残日
在过去的1年当中,在昆山残联等有关部门的统筹运作下,顾再明等首批50名视障者们陆续用上了智能盲帽,也就在一瞬间,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大模型助残:让聋人“听见”与被“听见”|聚焦全国助残日
记者注意到,各种各样的助残技术里,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运用频频出现。“科技是应用的底座。而在我们产品的诸多科技应用中,讯飞星火大模型是其中最硬核的一环。”科大讯飞子公司爱博智能总经理苏莹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已落地50城!高德轮椅导航今年还有更大目标:继续拓展更多线下场景|聚焦全国助残日
随着春暖花开,出行热潮持续。这其中,如何帮助我国超8500万残疾人士勇敢走出家门,一直是科技大厂的公益主题之一。

走进自闭症世界,中海油蒲公英志愿队“点亮童星”|聚焦全国助残日
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稳定国民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公益助残,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为自闭症儿童和特殊人群带去暖心与关爱。

光伏助残创新多,科技之光照亮他们的世界|聚焦全国助残日
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光伏发电以其独特的功能模式,充分发挥在助残方面的价值。光伏项目不仅可为残障人士提供经济上的有力支持,更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独立以及融入社会。

AI时代科大讯飞升级“科技助残”:技术赋能视听障群体迈向智能生活|聚焦全国助残日
5月19日将迎来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此次助残日活动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让残疾人群体共享科技红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而AI作为近两年席卷全球的火爆技术,自然也不会缺席。

科技助残、助老,礼帽、滴滴等平台暖心服务无障碍、适老化出行|聚焦全国助残日
目前汽车出行行业已有首汽约车、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礼帽出行等主要汽车平台上线“助老模式”“助老打车”模块,或接入电召助老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