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 我们在行动
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华夏时报》特别策划“科技助残 我们在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和关注,宣传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和经验,以及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蓝图,特别是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为残疾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举措成效、企业科技助残的典型范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影响力,大力营造扶残助残、共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圳有一群了不起的程序员!走进残友集团,探索残疾人高端就业之路 |聚焦全国助残日
“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情,残疾人也能做到。盲人不是只能学按摩,残疾人不是只会做手工,也可以成为优秀的程序员、生物技术工程师。”郑卫宁告诉记者,“我们改变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印象,期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吸纳残疾员工。”

文化助残新解:江苏南通陈保平为残疾人创业者授“渔”赋能|聚焦全国助残日
如今的江苏南通助残事业中,在陈保平的“授渔”下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选择自主创业,他们的生意事业也越来越好。

奏响“自强”与“助残”时代强音 ——聚焦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从2014年到2024年,时光的车轮从未停歇,残疾人自强的事迹层出不穷,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脚步大步向前,8500万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及文化体育方面获得全面支持,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个棋类App的“举手之劳”:让盲人棋手实现无障碍线上对弈|聚焦全国助残日
仅仅一个多月后,“国象联盟”App更新版本上线,多了一个“盲人模式”。而这背后,是经过盲人和明眼人积极沟通、合力实现软件无障碍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将盲道铺进互联网,微众银行“看不见”的服务很贴心|聚焦全国助残日
为将普惠金融覆盖到视障群体,通过无障碍版人脸识别和身份证识别,并根据视障依靠听觉和触觉进行人机交互的特点重塑产品流程,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产品“微众银行财富+无障碍版”App和“微粒贷”攻克了视障客户无法独立完成线上银行业务的业界难题。

智能助手24小时无接触看护,商汤科技用AI温暖渐冻症人群|聚焦全国助残日
因为10年前那场由社交网络发起的冰桶挑战,渐冻症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近两年身患渐冻症的京东前副总裁蔡磊为攻克这项病症所做出的努力,又让更多人对渐冻症有了深入的关注和了解。

刘克敏,一个把扶残助残放在心坎的企业家
刘克敏说,多年的扶残助残,已让自己和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刘克敏表示将克服各种困难,一如既往帮贫济困、扶残助弱,不断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8同城“创翼计划”推出残疾人招聘专区 | 聚焦全国助残日
一直以来,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8591.4万,占总人口的6.34%。

共享科技盛宴!第34个全国助残日聚焦科技助残,为爱添翼
近五年来,中国残联设立各类科研课题300余项,助推助残科技研究、应用。一批科研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在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孤独症孩子构筑金融爱心,中国太保青少年健康促进公益项目在沪启动|聚焦全国助残日
5月13日,中国太保集团迎来建司33周年和第3个“中国太保公益日”,同时正值第34个全国助残日、第25次上海助残周来临之际,中国太保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心上海体验馆举办“星光悦动 照亮梦想”青少年健康促进公益项目启动仪式,用善的力量温暖人心,促进“星星的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