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底”二次确认,三个临界点到来,中小券商暴力拉升「券商周评榜」
有意思的是,在结束了几日的强势震荡后,3月11日,券商板块在午盘后发力,中银证券率先涨停,华林证券强势拉升,截至收盘,券商板块上涨3%,中银证券和华林证券股价涨停,中金公司上涨9.02%。
对于中概股,美国还藏着一招“黑手”,对华鹰派议员力推遏制法案,参议院已通过
3年的期限也有可能被缩短为2年。《华夏时报》记者查询美国国会官网资料发现,相关立法草案已于去年6月获参议院全票通过,目前已进入众议院。

26只高价股“退圈”,6只科创板股票跌幅超30%「高价股揭秘」
超过200元/股的即为高价股,高价股群体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初A股共有75只高价股,截至3月11日收盘,其中26只已掉队,A股高价股仅剩51只。今年以来仅有10只高价股实现累计上涨。

踩雷地产债,昔日QDII金字招牌跌36%市场垫底,国泰基金明星经理遇囧
截至3月10日,国泰中国企业境外高收益债年内亏损36.61%,在全市场排名倒数第一,作为一只债基,跌幅超过了所有股票型基金。在今年QDII领涨的行情下,显得格格不入。难看的不仅是今年的短期业绩,基金成立8年多累计亏损超过20%。有投资者表示,持有该基金5年,一直在亏钱。

A股投资者保护进一步:违法人财产优先用于民事赔偿,鼓励受害投资者积极索赔「聚焦3·15」
上市公司违规被处罚,股民随后索赔,但违法人财产余额不足无法赔付怎么办?3月11日,证监会就《关于证券违法行为人财产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有关事项的规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A股将减少前述赔付能力不足的情况。

四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一触即发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说法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注册制”则连续第四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北交所指数呼声高涨!市场期待实施混合交易制度改善流动性
全国人大代表、荣华控股企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荣华日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北交所尽快引入做市商、实施混合交易制度,在连续竞价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市场交易功能,改善北交所市场流动性,打通与新三板市场的制度联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发展的特色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