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人道慈善

杨云刚:冲破黑暗换回一片艳阳晴空

杨云刚:冲破黑暗换回一片艳阳晴空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如今,杨云刚已带动小华蓥村30余名村民养蜂,并持续引领着小华蓥村养蜂产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杨云刚自家已有160桶蜂,平均每年可产1500余斤蜂蜜;全村已超过300桶蜂,平均每年可产蜂蜜3000余斤,直接实现收入近30万元。

王晓慧2021-2-26 15:47:40
张永红:一根网线重铸人生的“双腿”

张永红:一根网线重铸人生的“双腿”

经过悉心经营,张永红的淘宝网店做得风生水起,很快成为五钻店家,月均销售额达10万元左右。

王晓慧2021-2-26 15:47:35
刘入源:养好自家的羊,更要做好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刘入源:养好自家的羊,更要做好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黑山羊养殖是广西省玉林市博白县的特色扶贫产业。在博白县,19个镇、29个行政村500多户农户参与黑山羊养殖,养殖户年增收达到2万元以上。产业的兴旺帮助当地人走出了贫穷,实现了脱贫。而这一切,与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入源的努力密不可分。

隋福毅2021-2-26 12:13:14
朱文莉:做好脱贫工作的引路人

朱文莉:做好脱贫工作的引路人

“至今,我仍记得残疾人朋友们脸上的泪水与笑容。”回忆起两年来的工作经历,山东省单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兼理事长朱文莉有感而发:“他们的泪水让我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酸楚,而他们的笑容让我一次次坚定我们工作的价值。”

隋福毅2021-2-26 12:12:26
脱贫攻坚助力大山深处的“放牛倌”王昭权走上致富路

脱贫攻坚助力大山深处的“放牛倌”王昭权走上致富路

为了养好牛,一有空闲,他就扎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国家政策和种养技术,向专职兽医的弟弟学习疫病防治。一年后,出栏6头肉牛,还了借款,还有盈余。初尝甜头坚定了王昭权养牛致富的信心。

文梅2021-2-25 22:29:51
李晓梅:打造马铃薯产业“金色名片”的“土豆西施”

李晓梅:打造马铃薯产业“金色名片”的“土豆西施”

她心怀梦想、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致富思源,将真情洒满渭水源头的每一寸土地,在轮椅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文梅2021-2-25 22:29:47
1
付凡平:让土特产“飞”出山外

付凡平:让土特产“飞”出山外

据悉,2016年至今,付凡平办的电商培训班始终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吃住。4年间,她出资50多万元,培训470多人次。许多掌握了电商技能的残疾人,在家就能让土特产“飞”出山外。

文梅2021-2-25 22:29:29
1
廖竹生:电商托起致富梦

廖竹生:电商托起致富梦

“你能做的,我也能做,或许速度没有你快,但一定不比你差。”正是这种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支撑着廖竹生一步步走到今天。

隋福毅2021-2-25 22:28:36
帮20多名残疾人、12户贫困户脱贫   刘加芹靠双手创造致富路

帮20多名残疾人、12户贫困户脱贫 刘加芹靠双手创造致富路

了解到许多贫困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离家工作,刘加芹主动与他们联系,送去缝纫机等设备以及加工原料,同时还上门传授技巧,让贫困户足不出户也能打工赚钱。就这样,她的服装厂累计帮助20多名残疾人、12户贫困户脱贫。

隋福毅2021-2-25 22:28:31
刘诚:投身残疾人扶贫一线17年,心系扶贫不忘初心

刘诚:投身残疾人扶贫一线17年,心系扶贫不忘初心

据记者了解,刘诚在残疾人扶贫一线工作17年,全过程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经常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工作,没有休过年假。勤奋努力,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圆满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

王晓慧2021-2-25 2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