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华夏时评:增长步伐不改,外部冲击可控

华夏时评:增长步伐不改,外部冲击可控

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其实,重在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这些高端制造业的投资,正是中国版chatGPT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基础。

本报评论员2023-3-24 19:14:25
怎么做科学界的弄潮儿?

怎么做科学界的弄潮儿?

名与利的交织,科学与伦理纠缠,让探索基因科学这一人类科技的前沿变得错综复杂。艾萨克森在《解码者》中很好地剖析了这种复杂性:当硅谷找寻下一只“独角兽”的孜孜以求遭遇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协作与创新,当名利驱动的对科学圣杯的激烈竞争遭遇好奇心带来的偶然的科学发现,探索科学前沿便不再单纯。

吴晨2023-3-23 22:21:17
当今的世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投资?

当今的世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投资?

影响力思维正在改变我们的投资行为,正如在50年前涉及衡量风险的创新思维所做的那样。风险思维可以让投资组合使用多个不同的资产类别分散风险,从而在风险投资和新兴市场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中获得高回报。现在,影响力思维将变革我们的经济,重塑我们的世界。

罗纳德·科恩2023-3-23 20:10:28
蔡昉:如何重塑经济全球化?

蔡昉:如何重塑经济全球化?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以人口总量及其占世界人口比重的独特地位对世界产生影响。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趋于下降,甚至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情况下,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仍将具有显著的全球影响。

蔡昉2023-3-23 18:34:31
美欧银行业危机何时了?

美欧银行业危机何时了?

短期来看,随着大部分危机导火索已被“浇灭”,我们倾向于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只不过,银行业波动风险尚未完全消散,市场对美国中小银行以及欧洲大型银行相关资产或仍保持警惕。往后看,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上升,但衰退程度仍有待观察。我们预计美联储3月加息25BP,但可能不会明确表示下半年降息。

钟正生2023-3-23 17:44:32
如何看待此次降准

如何看待此次降准

这次在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均好转的时候,央行打出了MLF超额续作和降准的组合拳,此举在市场的预期之外。

李奇霖2023-3-19 08:23:48
华夏时评:经济脉动从企稳到求进

华夏时评:经济脉动从企稳到求进

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尽管1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就能说明问题,但毕竟1个月的数据,还是太短,2月份的数据出来,真正让人信心十足,而3月的时间已经过半,大家已经可以笃定第一季度的开门红了。

本报评论员2023-3-17 20:15:24
如何解读1-2月经济数据

如何解读1-2月经济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消费、投资和生产均出现改善,经济修复稳中向好。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依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地产行业修复不均衡,汽车消费走弱,外需回落对部分行业的生产和投资产生一定拖累。

李奇霖2023-3-16 15:08:29
苟日新,日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

书中分享的理念和实践,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道理,但全是“说易行难”的“本分之学”。讲究的是从商业的本质、创新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从人的本质上思考一家公司如何计划与行动,才能够在剧烈的社会与历史变革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韦青2023-3-16 14:51:11
地产见底

地产见底

中国经济从防疫模式向常态化回归,多地按“三年项目两年干”的原则去推进重大项目施工,春节返乡人员增加释放一部分积压的消费需求,房企融资政策逐步落地,推动餐饮收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均有亮眼表现。

钟正生2023-3-16 09: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