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李锦专栏 | 国企改革进入“关键历史阶段” “三年行动方案”行将推出
11月12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公布消息《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研究部署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这是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重大消息。

商灏专栏 | 雅典的中国情结
中国和希腊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两个文明古国,邦交关系友好,两国在经贸领域达成诸多共识,希腊对中国有颇多认同,在希腊甚至掀起了“汉语潮”。两个文明大国在文化领域的交融也让两国人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润泽。

王石:我是如何接受了“商人”的身份
作为中国著名地产业企业家,王石思考的不仅仅是商业利润与节约成本,他同时也在思考商人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是商人的社会责任?什么让商人称其为“出色”的商人?这些思考背后是王石做人的原则与精神的高度。《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让您一睹企业家王石的个人风采,品味其别样的人生。

经济领域制度建设值得关注的15个新变化
1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我们认为,这一决定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制度体系作出了具体设计,其中一些提法的新变化值得关注。

商灏专栏 | RCEP的“印度因素”
对于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很多忧虑的印度,这次终于还是止步不前了。舆论判断,可能印度还需要再认真仔细考虑一下。至于何时加入,加入什么样的协议,这恐怕就要看印度基于对本国经济状况、治理能力客观认知上的政治决断力了。

商灏专栏 | 世贸组织11月1日裁决将带来什么改变?
有关WTO11月1日就“中国诉美国特定反倾销措施案(DS471)”作出报复水平仲裁裁决的消息,国际各主要媒体最近在报道时,几乎都将其与中美有可能达成第一阶段谈判协议相联系,担心带来不利影响。裁决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掉队的拉美”——民粹主义的根源与后果
拉美,被世界银行认为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没有腾飞的一贯状况又让人们称其为“永远的明日之国”。是什么导致了拉美经济社会的现状,《掉队的拉美:民粹主义的致命诱惑》将给予更充分的解释。

中国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初显端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全面践行对外开放新战略:对外积极参与多边与双边、区域和诸边谈判;对内则通过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制度性创新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新规则接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初露端倪。

“中国债券市场之父”——我所认识的高坚
从推动市场化发债、促进资产证券化,到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对基金业务的历史开拓,高坚,被冠以“中国证券市场之父”的称号,其儒雅大气的人格魅力同样感染着周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