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道慈善

朱文莉:做好脱贫工作的引路人
“至今,我仍记得残疾人朋友们脸上的泪水与笑容。”回忆起两年来的工作经历,山东省单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兼理事长朱文莉有感而发:“他们的泪水让我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酸楚,而他们的笑容让我一次次坚定我们工作的价值。”

脱贫攻坚助力大山深处的“放牛倌”王昭权走上致富路
为了养好牛,一有空闲,他就扎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国家政策和种养技术,向专职兽医的弟弟学习疫病防治。一年后,出栏6头肉牛,还了借款,还有盈余。初尝甜头坚定了王昭权养牛致富的信心。

李晓梅:打造马铃薯产业“金色名片”的“土豆西施”
她心怀梦想、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致富思源,将真情洒满渭水源头的每一寸土地,在轮椅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付凡平:让土特产“飞”出山外
据悉,2016年至今,付凡平办的电商培训班始终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吃住。4年间,她出资50多万元,培训470多人次。许多掌握了电商技能的残疾人,在家就能让土特产“飞”出山外。

帮20多名残疾人、12户贫困户脱贫 刘加芹靠双手创造致富路
了解到许多贫困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离家工作,刘加芹主动与他们联系,送去缝纫机等设备以及加工原料,同时还上门传授技巧,让贫困户足不出户也能打工赚钱。就这样,她的服装厂累计帮助20多名残疾人、12户贫困户脱贫。

刘诚:投身残疾人扶贫一线17年,心系扶贫不忘初心
据记者了解,刘诚在残疾人扶贫一线工作17年,全过程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经常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工作,没有休过年假。勤奋努力,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圆满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

奇迹!700多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据记者了解,五年来,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按照国家现行贫困标准如期脱贫,平均每年减少100万人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消除贫困的奇迹。贫困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76.2元增长到2019年的8726.2元,年均增幅为33.2%。963.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杨淑亭:由脱贫攻坚受益者转为推动者的“轮椅女孩”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份荣誉是认可、是鼓励、更是鞭策。不过,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的家乡,属于湖南省、属于邵阳市、属于城步县,同样属于‘七七科技’的每一位小伙伴。”杨淑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拉姆:搭建残疾人就业桥梁,实现人生价值
残疾人参与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我能力的证明和社会价值的体现,通过拉姆提供的这样一份工作,残疾人与社会得以紧密连结,他们再也不是边缘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