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道慈善
权威面对面丨张海迪:做好桥梁纽带,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残疾人身边
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即将拉开。伴随着冬残奥会传奇在我国上演,我国残疾人事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新阶段。中国残联是如何参与冬残奥会筹备工作的?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下一步,中国残联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继续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知心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白岩松建议把“残疾人”改为“残障人” 从俯视到平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将“残疾人”的称呼改为“残障人”。他说道:“称谓的改变背后其实是意识的变化,这是广大残障人士的期待,也将是非常大的社会进步。”

科技赋能无障“爱” 121项无障碍成果献礼冬残奥
项目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焦舰表示:“项目成果可以有效提升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人性化、科技化服务水平,极大地助力残障人士更多参与冬残奥会,同时推动未来我们国家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体系,在先进的智慧信息智慧技术支撑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进基础性科研成果向应用性科研转化。”

冬残奥首日8枚奖牌创历史纪录! 一半选手为“00后”
2022北京冬残奥会的首个比赛日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2金3银3铜共8枚奖牌的成绩收官,暂列奖牌榜第一名、金牌榜第二名。

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面临较高返贫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高莉建议加快推进该群体增收致富、共同富裕
高莉建议,从国家层面,由农业农村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开展对浙江等地实践的调研和总结,适时制定出台具体措施,加快推进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

他在冬残奥开幕式上手握会徽,眼睛看不见,心底有阳光
“这感觉像一个心字,把心握在手中。”当导演第一次在王琦手心画出会徽,王琦惊奇地发现,会徽就像汉字的“心”。就如同残疾人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爱心,握在手心,托起希望,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