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

上半年经济生产总值增长10.5% 生态产业扶贫:贵州发展“新常态”

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面临的两大困局,也是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极为关注的重要内容。将对这二者的治理结合起来,以生态产业扶贫带动精准扶贫,成为贵州减贫脱贫的“新常态”。

张智2016-7-20 11:17:51
4

千亿资金砸向大理 严介和PPP领域再“圈地”

今年4月29日,太平洋建设与大理州政府成功签署了总额千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框架协议。随后,大理州下辖的永平县、云龙县、南涧县、漾濞县、巍山县、宾川县、弥渡县、祥云县等地区,先后有多个“脱贫攻坚PPP项目”落地开工。

栗泽宇2016-7-20 11:16:47
10

不是别的!民间投资“腰斩”的真实原因在这里

“从6月份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来源于投资增速的显著放缓。投资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在于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62%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

陈岩鹏2016-7-20 11:14:45
5

外贸订单“密码”

上半年外贸数据7月13日出炉,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1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出口6.4万亿元,下降2.1%;进口4.73万亿元,下降4.7%;贸易顺差1.67万亿元,扩大5.9%。

福蒙蒙2016-7-15 23:08:06
3

公私医联体被叫停,因分流患者医生遭罚 “多点执业”动了谁的奶酪?

多样化医疗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医联体作为一个整合医疗资源的平台,能使医生和患者都获益,希望国家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更多患者带来便利。

魏利生赵一静2016-7-15 23:07:58
6

计划2017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土壤环境立法“最后一公里”

改革开放之初,有外企来中国投资设厂,买下土地后先要做土壤性质调查。尽管当时的中国法律并没有要求他们这样做,但外企的理由是:万一有一天,中国有了土壤污染立法,污染责任分不清怎么办?如今,外企的担心正逐渐变为现实。随着今年5月“土十条”的公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也只是时间问题。

马维辉2016-7-15 23:07:50
10

新集中采矿区配套不全,企业搬迁成本高 河北石料厂顶风复产利益链

去年至今,为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河北等地的“关停并转”力度不小,治理雾霾有了明显成效,但严防关停企业死灰复燃的任务依然很重。

王晓慧2016-7-15 23:07:50
11

“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投资超5000亿 核电产业园疾行隐患

争夺核电产业园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新建一座核电站。6月30日,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与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双方就“加快推动海兴核电、沧州核燃料产业园”等项目进行了会谈,并达成共识。

杨仕省2016-7-15 23:07:50
3

民间投资遇阻 房地产泡沫加大 经济半年报企稳思忧

重重考验之下,上半年GDP还是保持住了坚挺。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和一季度持平。

张智2016-7-15 23:07:50
4

长期护理险在15个地区启动试点 谁为“第六大保险”埋单?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有津贴模式、社保模式、商保模式和混合模式。津贴模式是通过政府财政购买长期护理服务;社会保险模式是政府颁布护理保险法,由个人、企业及政府筹资;商业保险模式实质是推出一种市场化的金融产品。

王晓慧2016-7-15 23:07: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