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用什么来留住“两会蓝”? 陈吉宁打响“蓝天保卫战”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控制PM2.5的重点地区,2016年的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33.0%、31.3%和31.9%。
楼市分类调控盯紧地根 一线城市供地缘何越来越少
姜大明近日在国新办的会上强调,要区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央企重组锁定四大行业 十余家央企集团姻缘猜想
张喜武表示,对中央企业的重组,我们不是搞行政的“拉郎配”,也不是搞简单的“归大堆”,更不是搞新的垄断,也不会出现一哄而起、大规模的“重组潮”。
“华龙一号”已具备批量建设条件 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推进核电建设
国家此前明确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不仅是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更是要在建成以后保持高水平、高效率运行,充分利用核电清洁低碳、稳定高效的优势。
一年损失9个亿 马化腾支招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应该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加大打击力度,加快法制建设,强化政府管理与推动社会共治并行,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广泛宣传,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施加重点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马蔚华:银行对资金脱虚转实有促进作用
促进结构调整,更多的信贷资金去支持新兴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新产业的发展,按照李克强总理去年说的,发挥银行的优势,支持成长性的企业,政府应该鼓励、引导银行做这些事情。
左宗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顶层扶持
对于企业家来说,经济的脱实向虚早已成为不能说的隐痛。不过,对于高层提出的经济要改变脱实向虚的不正常现象,实现脱虚向实的表态,大大重振了企业家们的信心。
“僵尸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央企老总详述破产难
尽快完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僵尸企业能够依法实现市场出清,还有就是政府要客观看待僵尸企业破产重组和破产清算的两种执行方式,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法治化的手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