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新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进驻黑贵陕宁,不搞“一刀切、滥问责”
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于12月3日启动。督察组陆续对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4个省(区)开展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督察工作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落实情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等。

中国经济逆势增长背后:供需两端进一步修复,GDP将超预期完成
“展望明年,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方面下更多功夫,为市场创造良好预期,为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更好环境。对于明年中国经济,我们抱有充足信心。”刘鹤表示。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呼之欲出!发改委十天内6次聚焦,能否有效控制煤价?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家发改委近一个月内15次提到煤炭价格,仅十天内就7次聚焦煤炭价格,推动煤炭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大数据业务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京目前对于‘城’和‘都’的关系定位非常明确,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因此,其他的城市功能就需要对外叠加,也就是对外转移到城市副中心。”

发力内循环助推新消费,高端制造业占比大幅提高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疫后恢复阶段,结构不断优化,但消费需求不足等堵点仍然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扩大内需,需要解决内循环不畅的问题;要建立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发挥内需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力。

小麦价格涨势如虹,接连突破历史高位,未来还有上涨空间吗?
《华夏时报》记者从河南小麦收购商处了解到,由于小麦的收粮季主要是在五、六月,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便会带动价格上升。这也就是从7月以后,小麦的价格保持了整体上升态势的原因。

中西部唯一都市圈落子成都!惠及3千万人,涉及区域机遇有多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后,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

“明年7月可坐船从北京到河北”!北京副中心与北三县协调发展有序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在会上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持续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大宗商品向下,企业经营向上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这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信达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蒋颖认为,传统制造业基数大,数字化程度不高,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坚定推行,智能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高,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