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大宗商品向下,企业经营向上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01 18:32:15

摘要: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这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

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大宗商品向下,企业经营向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时隔2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这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

“这是由于近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政策。10月PPI虽然达到了13.5%,但是从10月下旬开始,受益于‘保供稳价’等政策,市场上的各类大宗商品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回调。”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加上出口表现超预期,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出现边际放松迹象,利多11月制造业PMI,使得PMI明显回升。

“在上游通胀迎来拐点、政策对房地产的监管有所放松以及消费进入年末旺季但又有疫情的时候,11月经济数据就成为了判断后续经济运行节奏的一个重要节点。”李奇霖表示。

不过,11月全国再次出现疫情,这会对居民消费等行为造成负面冲击。但按照预期,今年年初的GDP的目标完成已无压力。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中欧论坛汉堡峰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情况总体正常,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超过预期目标。

重新回正

此前在9月份与10月份,制造业PMI曾经连续两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下,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而11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在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看来,这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

事实上,从10月经济数据不难看出,国内消费、制造业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都有所回暖。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保供稳价”政策发力下,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跌通道。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市场价格等政策措施成效显现,11月份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赵庆河表示。

当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回落,降至临界点以下。细分数据显示,1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为52.9%和48.9%,相比于10月分别回落了19.2个和12.2个百分点,均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

同时,受美国投放石油储备、海外再度爆发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海外原油市场震荡下行,ICE布油在11月下行了15%左右,国内油价也随之下调。

这是PMI大幅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3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其中,装备制造业PMI、高技术制造业PMI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7%、53.2%和51.4%,较上月分别上升0.5、1.2和1.7个百分点。这表明制造业回升较为全面,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恢复。

由于PMI出厂价格指数与PPI环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李奇霖预计,PPI的高点已经过去,后续会逐渐进入下行区间,11月PPI同比约为12.3%左右。

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成本端压力减小,企业开始回补了一些库存。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相比于10月上行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正在变好。数据显示,11月中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负面因素应警惕

“9月以来,因为电厂缺煤、能耗超标等,多地加大了‘能耗双控’的力度。但是11月,缺煤限电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缓解。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持续推进,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落,目前期货在800元每吨的价位波动。叠加电价市场化的推进,发电企业的存煤和发电能力都明显回升。缺电对生产的影响逐渐过去。”李奇霖表示。

随着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制造业产能加快释放,生产指数上升至扩张区间。同时,产成品库存也有所上行。新订单指数也有所好转,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达为49.4%,表明制造业需求端较上月有所改善。

但他也提醒, 用电放开和“能耗双控”是两回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对“两高”行业的限制并没有放开。因此,10月粗钢的累计同比已经是-0.7%,高炉开工率在11月份的时候继续下滑,PTA产业链负荷率—江浙织机相比于10月虽然略有回升,但依旧大幅低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

加上海外疫情再次反复,全球对中国的生产能力依赖被强化,导致出口继续超预期。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外消费季临近等因素影响,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进出口指数继续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5%和48.1%,比上月上升1.9个和0.6个百分点。

“当然如果拉长时期来看的话,出口大概率是向下的,因为此前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都逐渐进入了退出期,需求回落的大方向是比较确定的。但是短期,冬季疫情加剧、海外补库存等都有利于中国出口维持韧性。”李奇霖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这一轮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阻碍了海外生产国供应链的修复。当前,海外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仍然可能有所波动。

同时,目前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的需求类指数尚处荣枯线以下;反映需求不足为最突出困难的企业,仍占调查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表明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

李奇霖建议,当前需要进一步抓好扩大内需相关工作,特别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企业投资、就业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