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宜华健康临阵更换审计机构 频繁收购终陷商誉爆雷泥潭
已经预告2019年巨亏12.5亿元至16.2亿元的宜华健康,在距离年报披露时间不到50天的时候更换了年报审计机构,这也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

五国宣布限制部分粮食出口,“全球粮荒”要来了吗?
“中国口粮自给自足,不进口一粒粮食也不成问题。”孙昊说。如今,小麦库存结余有1亿吨,而玉米8000万吨,水稻1亿吨左右,这三大主粮我国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供给短缺。

16省市发放42亿消费券,或带动消费额外上升20%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见效更快。因为消费与投资对拉动经济的作用存在差异,投资力度更强,但投资往往需要半年或至少3-5个月才能见效,而消费拉动经济更为直接和快速,尤其是消费券等‘非常规’手段,能够迅速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并且消化过剩产品,实现厂商和流通环节回笼资金。”

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为94元 疫情黑天鹅之后企业如何降本增效?
目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大多数企业采取了降薪减负的方式,但是,对于薪酬减负,外部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企业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无差别降薪,而是优化付薪对价结构,调整固浮比,共担不确定性风险,明确薪酬激励导向信号。

注销企业“堰塞湖”:疫情之下为何企业注销数量不增反降?
《华夏时报》记者从天眼查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2月1日—3月25日期间,全国共有154413家企业注销,其中山东、浙江、四川、广东和贵州为注销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而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注销企业仅为162家。

对超过10%“支出红线”的地区严禁新项目入库,“桂十条”首次明确各级政府都要成立PPP领导小组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融资受限的大环境下,为保持经济增速,需要多渠道提升投资力度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PPP对各地方政府来说势在必得。

“火车轮子”上的大玩家:投标企业凑不够3家,千万大单频繁流标
尽管听起来是一个“火车轮子”的生意,但十年多年里,高铁轮对有且仅有一家国内供应商,就是山西富商丁书苗曾经控制的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后来中车旗下各公司和智奇分庭抗礼,两大巨头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竞争者寥寥。

云南城投集团债务“滚雪球”:多个业务板块营收滑坡,子公司卖股还债
最近3个月以来云南城投集团频繁发债,涉及公司债、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及其他融资产品。本报记者查询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得知,仅短期融资券这一个发债产品,2020年云南城投集团已发行7期。

实体经济遭遇疫情“黑天鹅”,全年GDP增速将“低开高走”
在刘元春看来,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出现的是“短时效应”,全年将出现“低开高走”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有序复工和短期救助政策的实施逐步恢复,所以,一季度可能会是比较低的数字,但二三四季度会逐步走高。

疫情致2月失业率创近20年新高 工业互联网将带动新增就业岗位255万个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就业主力军,但受疫情冲击也最为严重。根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报告》,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现金维持时间在2个月内。这也是造成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