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9年升学比例上升,薪资持续增长,教育成最热行业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09 13:27:29

摘要:2019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持续增长。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毕业生,计算机类专业薪酬较高。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5440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本科生起薪涨幅为23.6%;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9年升学比例上升,薪资持续增长,教育成最热行业

2015-2019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0年,874万应届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毕业季”。2013年开始,由于毕业人数的持续上升,每年的毕业季都会被冠以“史上最难”的称号。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双重压力下,2020届毕业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

7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至2019届的15.2%,高职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2015届的4.7%上升到2019届的7.6%。教育业是人才需求增长热门行业,而金融相关职业社会需求明显减少。民企仍然是雇用大学生的主力军,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

据介绍,《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首度发布于2009年,至2020年已是第12次年度报告。报告根据选取了12.6万本科生、14.8万高职生为样本的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以及对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第二次、第三次跟踪评价,对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

大学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直接工作比例连续五年下降

蓝皮书显示,升学对大学生就业起到分流与缓冲作用的同时,将持续为中国产业链稳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科生国内读研的比例明显上升,从2015届的13.5%上升到了2019届的15.2%;同时准备考研的毕业生从2015届的2.1%上升到了2019届的4.5%;读研比例的上升导致毕业后直接工作(受雇工作、自主创业)的比例有相应的变化,从2015届的77.3%下降至2019届73.5%。高职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2015届的4.7%上升到2019届的7.6%,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比例从2015届的86.4%下降至2019届的83.7%。待就业毕业生五年持稳。

根据2015-2019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分布图,直接工作比例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受雇工作连续五年下降,直接创业比例2015届和2016届持平,此后四年也呈下降趋势;升学比例整体上升,准备考研的毕业生比例在过去五年中逐年上升,国内读研比例从2017届开始连续三年上升,国外读研比例在2017年达到近五年顶峰,其他年份基本持平。

2019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持续增长。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毕业生,计算机类专业薪酬较高。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本科生起薪涨幅为23.6%;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

其中,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铁道运输类、计算机类、水上运输类等高职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109元、4883元、4763元。

从就业区域来看,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本科毕业生为25.8%,高职毕业生为22.9%;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毕业生为21.0%,高职毕业生为20.4%。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际占比和2019届在本地区就业毕业生占比综合来看,珠三角地区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而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弱。

2.jpg

各经济区域毕业生实际占比、在本地区就业毕业生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另外,“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在主要的“新一线”城市中,在杭州就业的2017-2019届外省籍本科毕业生占比最高,其次为天津、苏州,均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广州。

教育成2019届本科生最热行业,民企仍是就业中坚力量

蓝皮书指出,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15.9%。具体来看,这一增长主要是由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和公办中小学教育机构需求拉动的,2019届就业比例分别为7.6%和6.1%,较2017届增幅分别为20.6%、7%。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较大的行业类是建筑业,就业比例为11.1%,其次是教育业,就业比例:7.8%。与2017届相比,“教育业”就业的高职生比例增幅也较高,为20%。

2019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10.1%,与2017届相比增幅为6.3%。2019届高职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就业比例:9.8%,与2017届相比增幅为10.1%。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中小学扩招及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释放,将加速教育行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增长。2020年,包括线上教辅在内的线上教育迎来发展机遇。

在就业满意度方面,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稳中有升,而同届毕业生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其就业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具体来看,本科生毕业初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业满意度最高,毕业五年后在教育行业就业满意度最高;高职生毕业初期在运输行业就业满意度最高,毕业三年后在教育行业就业满意度最高。在制造相关行业及采矿业就业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一直相对较低。

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撑就业的中坚力量。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为53%。其次是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均为20%。高职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8%,其后是占16%的国有企业和10%的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蓝皮书建议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在鼓励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3.jpg

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个体”“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此外,蓝皮书还发布了2020年就业绿牌与红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反之,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2020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0年高职就业绿牌专业包括:铁道机车、铁道工程技术、社会体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2020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音乐表演、法学、应用心理学、化学。2020 年高职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烹调工艺与营养、小学教育、导游。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