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新冠肺炎病毒爆发前50天空白:武汉就这样错过了防控黄金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27 20:44:3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截至2月26日,中国累计确诊病例78497例,死亡2744人。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多国的病例数也不断攀升。此时距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发出新冠病毒“人传人”警告不过月余。
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假如我们在去年12月初,甚至是1月初能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病人将会大幅减少。”
为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我们错失了防控的黄金时间窗口?此时回溯疫情爆发的时间线,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未见人传人”的空白15天
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月24日发布的《中国武汉市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论文中,分析了早期的41例确诊病例。本研究通讯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共同作者包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黄朝林等科研人员,文中明确指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于2019年12月1日出现症状。
论文显示,首例患者连续7天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并因此入院,他近期并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他的家人也没有发烧或任何呼吸道症状。发病5天后,他53岁的妻子也患上肺炎并入院隔离。在41例确诊病例中,三成以上均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但这与武汉市卫健委的通报存在出入。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表示,首例确诊患者的发病日期为2019年12月8日,并于1月9日去世,与论文相比晚了7天。
1月14日,武汉市卫健委再次通报该夫妻病例详细情况,“目前确诊的41例病例中,发现一起为家庭聚集型,夫妻两人发病,丈夫先发病。”并解释为,“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据《华夏时报》记者查询,武汉市卫健委关于新冠肺炎发布的通报,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12月31日。彼时疫情尚未蔓延,即将迎接春节的市民们对此一无所知。在通报中,疫情被模糊地称为“肺炎疫情”、“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以下为记者梳理的武汉市卫健委通报。
12月31日,通报发现“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的肺炎病例”27例,7例病情严重。并强调“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该病可防可控”。
1月3日,通报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
1月5日,通报报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12日。并强调“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1月11日,通报中明确了“新冠肺炎”的概念,称有新冠肺炎病例41例,其中重症7例、死亡1例。并再次强调“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此后的五天内,即11日-15日,官方通报的感染病例始终停留在41例,没有新增。
事后证明,正是这15天的“可防可控”、“未见人传人”导致武汉市民放松了警惕,大家照常采买年货、与家人聚会,街上罕见戴口罩者,百步亭社区的4万余家庭的百家宴也如期举行。
1月18日,湖北省两会闭幕,当天的通报显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5例,在治重症5例,死亡2例。而此时,泰国、日本已经各出现1例来自武汉市的新冠肺炎病例。
随后两天,官方通报的新增病例数、重症数不断攀升,累计确诊从45例,到62例,再翻倍到198例。1月20日晚,钟南山明确指出,肯定有人传人,已经有1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此时,武汉的疫情防控与信息披露才终于迎来了“转折点”。然而,新冠病毒已经开启“暴发流行模式”。据2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疾控”)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的论文显示,新冠肺炎总体发病曲线呈现暴发流行模式,2019年12月发病的病例,可能为小范围暴露传播模式;2020年1月,可能是扩散传播模式。
医护人员感染早有端倪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武汉卫健委宣称“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的期间,实际上,武汉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早已“中招”。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12月25日,武汉第五医院消化内科吕小红主任已经听说有两家医院有医护人员感染。1月7日,武汉同济医院急诊科医生陆俊确诊。
一位湖北省新华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月6日,本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就出现异常现象,肺部CT显示有一小块磨玻璃状阴影。这位医生并没有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当天新华医院院方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开会,科室主任传达院方指示,不得把相关情况透露给外界,尤其不能告诉媒体。从1月6日持续至20日,科室负责人反复向医生强调,“不造谣不传谣,以免造成社会恐慌。”
这种说法也从侧面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第二批专家组成员的证实。该专家向媒体表示,在武汉期间,专家组特别注意医务人员有没有感染,“每到一个地方,就问有没有医务人员感染。”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由于不掌握相关信息,第二批专家组1月10日得出结论,按病人病情及扩散情况,整体疫情“可防可控”。
1月29日,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指出,2020年1月1日-1月10日之间,已有7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1月11日-1月22日又有8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在确诊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在上述期间逐步增加。
很快,医务人员感染人数就从个位跃升至3019例。
上述2月17日的中疾控论文指出,“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28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1716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已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疫情中,关键的科研成果突破得十分迅速。武汉病毒所官方网站官方网站《致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显示,2019年12月30日晚,武汉病毒所就收到金银潭医院送来的不明原因肺炎样本。72小时攻关后,于1月2日确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1月5日分离得到病毒毒株,1月11日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机构之一,将基因组序列信息与世界卫生组织与其他国家共享。这也为研发新冠肺炎疫苗与特效药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本次疫情的早期防控中,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取得的宝贵突破并未显现出应有的作用。回溯去年12月1日已知的最早新冠肺炎患者发病,到1月20日钟南山明确“肯定有人传人”,在这50天新冠肺炎的防控黄金期内,警报已经拉响,不过遗憾的是,却并没有被人们听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