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疫情中“逆行”的外卖小哥:实行无接触配送,以药品居多,多数小区已实行封闭管理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1-30 10:07:43

摘要:1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下楼扔垃圾时,与一个外卖小哥一同进入电梯,他的手上拎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身影匆忙消失在电梯口。在这空空荡荡的北京城,是他们把那些平凡的惊喜、快乐与安稳送达到千家万户。

疫情中“逆行”的外卖小哥:实行无接触配送,以药品居多,多数小区已实行封闭管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疫情之下的北京城,人人闭户不出,街上冷清,车辆稀少。目前很多人的日常物品均通过外卖、电商购置齐全,这些外卖配送员与快递员保障了北京市民的生活。

1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下楼扔垃圾时,与一个外卖小哥一同进入电梯,他的手上拎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身影匆忙消失在电梯口。在这空空荡荡的北京城,是他们把那些平凡的惊喜、快乐与安稳送达到千家万户。

1月29日,《华夏时报》记者见到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外卖小哥,他刚刚20岁出头,来自东北,风风火火,把外卖递到记者手里就急着去按电梯。记者叫住了他,与他约了一次采访,他犹豫一下后答应了。

“接了很多药店的单子”

外卖小哥的名字叫陈鑫,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做这份工作刚一年多,今年春节期间一直在工作。陈鑫所在的组在平时有50人,现在留下来值班的,有20人左右。

目前,陈鑫平均每天能接到10多个单子,数量不足平时的三分之一。放在平时,他每天至少要配送30-40单。他的工作时间是6点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但是现在到了6点以后,商家、各大商场基本上都关门了,所以我们就下班早一点,因为也没单子。”陈鑫说。

而在这10多个单子中,买药的需求占了大部分。“今天下午我送的药比较多,都是接的药房的订单。到了晚上饭点,饭店的单子也会有一些。”陈鑫说。

现在北京的马路上空空荡荡,行人与车辆都很少。但是陈鑫表示,配送的时间不一定会因此变快,因为“配送时间的不确定性太多了,也有可能是商家出餐慢等等。”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外卖软件上,每一单的配送费与平时相比,均有2元-5元的上调。记者询问陈鑫是否他们的工资也水涨船高,或者公司针对疫情,会给予配送员一些补贴,陈鑫否认了。“对于我们专职的配送员来说,每一单都是一个价,不管远近,配送费上涨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有春节期间值班的奖励。”他说。

无接触配送成主流

疫情之下,外卖软件上开始悄然兴起一种新的配送方式——“无接触配送”。软件提示,客户在备注中,可以让配送员将商品挂在门把手上或前台桌上。陈鑫告诉记者:“从这两天开始,基本上客户都不开门,让你把这个东西放在门口就可以了。他不跟外来人接触。还有好多小区都不让进了,客户都得自己下来取。”

记者了解到,这些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小区,以高档小区居多,在陈鑫日常配送的区域,他遇到有10个小区左右都是这种情况,“都不让进了”。

外卖平台一方面考虑到了客户的安全,一方面也为配送员提供了一些保护措施。“现在我所在的站点每天都宣传,一定要注意安全,每天消毒,出门戴口罩,也会给我们提供消毒液、口罩什么的。”陈鑫认为,这也是对远方家人的一种负责,“个人得注意安全,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人负责,不让他们担心。”

这个除夕夜,陈鑫依然照常工作。他把外卖送到一个客户家,收到了他们递过的一把糖,他很珍惜这一份善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呗。”他说。在这份工作中,陈鑫也曾受到过委屈,有一次,一个客户把地址写错了,他按地址送了过去,那家人也接餐了,客户给他打电话说没收到餐,高峰期特别忙,最后他给客户赔了钱。

那天下班后,陈鑫回到家中,没有朋友亲人陪伴,没有进行节日庆祝,也没有吃饺子,像普普通通的一天一样,过完了这个除夕。第二天,他还要照常上班。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