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网撬动在线旅游市场格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钰 北京报道
2009年11月12日,“去哪儿”网(Qunar.com)在北京宣布完成第三轮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融资。“去哪儿”总裁庄辰超向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预计在2010年底或2011年上半年启动IPO上市。
经过四年的高速增长,“去哪儿”已进入国内在线旅游业的前三甲。有专家预计,不论从国内旅游消费走势还是国际经验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在线旅游业代理商业模式一家独大的格局将被打破,更多像“去哪儿”这样的旅游垂直搜索引擎将进入,成为产业链重要的一环。
2009年营收增长4倍
据悉,“去哪儿”的此轮融资由纪源资本领投,该公司之前的所有投资人包括梅菲尔德风险投资公司、金沙江创投和特纳亚资本都有参与。而且,随着融资完成,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进入“去哪儿”网董事会,符绩勋是百度第二轮和第三轮融资的领投者,拥有运作百度上市经验。业界认为,符绩勋的进入,给“去哪儿”网的IPO前景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线旅游业占中国旅游业总体市场份额不到10%,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而‘去哪儿’网在中国乃至亚太旅游垂直搜索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符绩勋表示,他看重的是“去哪儿”独特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其实,“去哪儿”在过去几年中的高速增长也是吸引此轮风投的重要原因。截至2009年9月,该网月独立访问量已攀升至3500万,远超过其当年效仿的美国最大的旅游垂直搜索网站Kayak;公司在2009年营收增长4倍,全年实现盈利,并已成为中国航空业最大的机票销售在线渠道。
“2005年‘去哪儿’成立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无法跟市场中的在线旅游巨头如携程、艺龙等公司角逐。事实上,经过四年多的高速发展,‘去哪儿’已经成为能够改变中国在线旅游业格局的代表性力量。”庄辰超这样表示。
与携程不构成竞争关系
尽管总有人拿“去哪儿”与携程等网站作比较,但“去哪儿”副总裁戴政向记者强调,“去哪儿”与携程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利关系。
据了解,“去哪儿”的业务并不涉及在线旅游预订的交易环节,而是凭借搜索技术,对互联网上的机票、酒店、度假和签证等信息进行整合,及时为用户提供旅游产品价格查询和比较服务。“通俗点讲,‘去哪儿’没有千人座席的呼叫中心,也没有数以千万计的持卡会员,而是一个垂直搜索引擎,对携程的业务不构成任何冲突。”专家这样解释。
不过,“去哪儿”开拓的模式已经在悄然改变国内在线旅游行业的格局,原先携程模式一家独大的市场将可能成为历史。“去哪儿”网CEO戴福瑞表示,该公司已经抢得在线机票市场28%的市场份额,与携程并驾齐驱,在主流消费人群中的品牌认可度也紧随携程之后。
“美国在线旅游业的市场渗透率是70%以上,而中国不到10%,中国在线旅游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戴福瑞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中国网购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国内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搜索个性化、物有所值的旅游产品,未来会有更多的“去哪儿”出现,改写现有市场格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