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聚焦达沃斯 | 胡志坚:出现基因编辑等伦理问题是因为中国科研水平进入“无人区”,将采取零容忍态度

作者:刘诗萌 张智 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7-03 12:57:18

摘要:中国正在学习根据国际标准来制定、规范科学越界的行为,也提倡培养研究者的科学自律,更多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走到最前面,在尝试一个非常危险的领域。

聚焦达沃斯 | 胡志坚:出现基因编辑等伦理问题是因为中国科研水平进入“无人区”,将采取零容忍态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张智 见习记者 崔笑天 达沃斯报道

7月1日至3日,“2019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于大连举行。在这场“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的会议上,参会嘉宾就前沿科技、绿色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前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些论文抄袭、基因编辑等违反科研伦理的案例,在中国四五十万篇论文中,出现几十篇、几百篇是很小的比例,但是我们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跟国际标准接轨。”2日,在中国崛起为科技强国”分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表示。

2018年11月,中国学者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2019年除,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负责人表示,该行为严重违背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胡志坚认为,这些科研伦理问题的出现,侧面反映出中国科研水平的进步。“我们原来的科研水平没到无人区,都是跟着发达国家做研究,人家先研究你再研究,也就没有伦理问题。现在中国的科学家越来越往前走,走进无人区了,所以就涉及到伦理问题了。”他表示,过去中国产业结构处在中低端,对新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特别需要新的技术来改造产能和创造价值。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效果非常明显,也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而对于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他表示中国正在学习根据国际标准来制定、规范科学越界的行为,也提倡培养研究者的科学自律,更多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走到最前面,在尝试一个非常危险的领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