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构建中国自主可控航空安全通信系统 中企联合国际海事卫星公司发力地空互联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5 10:43:03

摘要: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除了在规模上保持增速之外,对越来越庞大的空中交通运转体系所需要的安全运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民航飞机运行过程中的航班跟踪能力也成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构建中国自主可控航空安全通信系统  中企联合国际海事卫星公司发力地空互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除了在规模上保持增速之外,对越来越庞大的空中交通运转体系所需要的安全运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民航飞机运行过程中的航班跟踪能力也成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CTTIC)4月24日在北京与国际海事卫星公司(以下简称Inmarsat)签订建设中国航空安全通信系统协议,并与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ADCC)、Inmarsat签订三方航空安全服务战略协议,为快速增长的中国航空产业建设中国自主可控的驾驶舱安全通信系统和运营,CTTIC将和ADCC共同服务智慧民航,建设交通强国。

CTTIC副总裁刘建表示:“这项协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CTTIC、ADCC和Inmarsat都是各自领域的领航者。这次合作,三方发挥了各自优势,共同为中国航空产业提供了全球先进的驾驶舱安全通信服务,特别是新一代海事卫星SB-S业务将为驾驶舱构建地空高速信息公路,实现驾驶舱大数据的实时地空互联,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和运营效能,满足智慧民航发展趋势,为建设交通强国做出了努力。”

此次交信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海事卫星航空安全系统,将在中国海事卫星关口站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全球航空安全通信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航飞机的安全运行和航班跟踪能力,提升空中管制能力和航空公司安全运行效率,完善驾驶舱卫星数据链的网络安全性,实现核心数据的安全、可管、可控和可溯源,满足空管和航空公司对卫星通信的语音、数据链、航班跟踪、宽带通信等要求。

此次CTTIC、ADCC和Inmarsat三方深度合作,也将使CTTIC和ADCC成为全球第三家具备航空安全通信服务能力的提供商,三方也将结合各自优势共同为中国民航提供先进的海事卫星航空安全通信服务,包括Inmarsat Classic Aero服务,以及先进的SB-S安全服务,支持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增长与安全运行。

去年5月开始,Inmarsat为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深航)开始提供机上SwiftBroadband-Safety (SB-S)平台服务,Inmarsat方面表示,这一服务将为航空公司提供强大且灵活的空中通信和安全、实时的空中信息,在空中和地面加强飞机的安全性,安保和操作能力。

“我们从1998年注册飞机几十架的规模发展至今,已经注册飞机七千多架,每天提供九十万份报文服务,每天超过两千个航班,覆盖383条国际航线,”ADCC副总裁李国滨表示,“但在全球航线网络的运营中需要Inmarsat的支持。”

“下一步我们要把基于SB-S平台的应用做起来,以前的地空通讯数据网带宽比较窄,现在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服务,可以传输包括视频在内的信息,比如飞行员的身体参数,这些技术基于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都可以实现。”刘建表示。

Inmarsat脱胎于成立于1979年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形成Inmarsat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

Inmarsat在1999年转型为私人公司,分成一家商业公司 Inmarsat plc和一家监管机构 IMSO。目前其旗下运营的有第三代海事卫星系统、第四代海事卫星系统以及第五代海事卫星系统,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卫星电话和数据服务,服务种类全面,适用于陆地、海洋和空中等各种环境。

中国是Inmarsat基于移动卫星的语音和宽带服务的最大市场之一, 在航空、海事、媒体、石油天然气行业和政府等行业对连接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带来对卫星通信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亦将Inmarsat视为紧急和自然灾害情况下第一救急的通信标准。

此次新一代航空安全通信系统的构建也是Inmarsat在中国业务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Inmarsat航空副总裁Mary McMillan在24日的签约仪式上接受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合作是中国航空产业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我们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CTTIC和ADCC将通过我们的Classic Aero和SB-S平台,向世界各地正飞越海洋或陆地的中国航班提供最先进的卫星通信服务。”

目前,除了提供基于驾驶舱卫星数据链的通信服务之外,CTTIC也是中国首家获批进行航班客舱无线互联网服务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刘建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航企都使用了CTTIC提供的客舱互联网接入服务,“在航班客舱上网能够正式获批开始大规模商用,我们也有望获得相关的运营资质,从而将业务扩展到该领域。”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