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失声地价争论 酝酿进一步公开调查信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盎 北京报道
国土资源部日前首次公布了对地价的调查结果。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说,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为23.2%。
国土部此举原本是为了平息愈演愈烈的地价和房价之争,但没想到的是,此调查结果一出,招致网上质疑声一片。
国土部希望公开信息以正视听,结果事与愿违。让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烦恼的是,在这场争论中,只见外界质疑,内部少有回应。
据了解,国土部相关领导在内部会议中直言,应对外界对地价的质疑,本系统内部这么多的权威人士,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参与讨论?对也好,错也好,为什么没有人说?
为何集体失声
国土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土地管理法》的修订情况经媒体披露后,坊间议论纷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为此专门要求各司局不准参与该事件的网上讨论,不准接受媒体采访。后来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指出,《土地管理法》修订“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情况才有所改变。
记者获悉,徐绍史在内部会议中多次强调,要求大家思想再解放一点,希望大家去表达、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实际上,敢去表达的并不多。上头的精神为什么不能顺畅传达下去?
“除了部领导,谁能代表国土部?”一位国土部人士向记者解释信息披露上下态度不一致时如此表示。
北京市旗鉴律师事务所刘晓原律师质疑,官员除了行政身份,他还可能身兼学者、专家,他为什么不可以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向外发布看法?国土部内部人士担心的是,虽然用学者身份发表看法,但免不了要被外界揣测其官员的身份。
“打个比方,证监会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股市要涨,也许他会反复强调这是个人看法——但是谁会在意这是纯学术发言?所以免不了会造成市场波动。”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锡锌向记者表示。
“写稿子尽量不要给我们添麻烦。”在部委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官员慎言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专家表示,集体噤声未免矫枉过正。
如何平息争议
不愿公布信息,还有另外的原因。参与《矿产资源法》修订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现在有一种苗头,大家都希望《矿产资源法》修订进入司局讨论之后就完事了,不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他们认为:“征求的意见越多,修改得就越多。”
知情人士称,国土部此次公布地价成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统计局也在做房地产成本调查。“万一被统计局抢了先,公布出来的数据与国土部有出入,这会让国土部比较尴尬。”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另一位国土部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地价推高了房价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一直有不同看法。其实把信息彻底公布出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误解,平息争议。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机密。对一个项目,只要把当时获取土地的成本公布出来,再对比现在值多少钱,现在房子卖多少钱,开发商可以得到多少好处,一看就很清楚。”上述人士表示。
有网友强烈要求国土部公布地价调查中620个楼盘的全部信息,以此确认该调查中的样本是否具有典型性。相关人士透露,前一段时间国土部相关部门正在做一些数据的校正、核实。现在,国土部正在酝酿把这些楼盘的具体信息全部向外公布。
“看起来,只有让大家知道调查中的样本究竟是什么,才能把质疑之声压下去。”上述人士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