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眼观市:决策者应为低迷的欧洲经济负责
如果欧元区把银行系统整顿好,那么其经济增长早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轨道。
1999年至2007年期间,欧元区国家平均GDP增速是2.3%,这段时间的前十年间,基本上也是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危机前欧元区的经济趋势相对稳定,经过计算,真实GDP仍有12%的差距(今天的真实GDP与如果按危机前的趋势增长所获得的真实GDP 之差)。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即使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也可能会认识到,2015年之前,想要回到危机前的经济水平是不可能的。1990年以来,日本曾经历的政策性错误差点让其永久地脱离正常轨道,而这却是欧洲正在发生的事。但是,长远来看,如果能够避免可怕的经济政策的出现,欧洲经济仍将重回正常轨道。如果我们从整体角度看待欧元区,而不是只看某个单一的国家时,会有雾散天晴的感觉。如果欧元区在2008年像美国所做的一样将银行系统整顿好,深度衰退或许仍不可避免,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它应该已经在通往复苏的路上了。相反的,欧元区追求紧缩,2012年把财政赤字降低1.5%,今年更进一步降低0.75%,似乎离真正的复苏越来越远。持续的信贷紧缩和信用收紧带来了大规模的结构性损害,并且直到现在仍然伴随着我们,这种损害将不会终止,除非欧元区整顿其银行系统。
我过去总是不愿去玩这类谴责性的游戏,比如五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也没有提出任何批评的言论。但是,对于给经济产出以及就业率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害来说,政策制定者是唯一的应受责备者。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华夏理财》十一月刊
----------------------------------------
点击右上角“...”,把消息分享至朋友圈吧!拍码关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