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异动 谁让大象腾空舞?
当日,创业板盘中曾放量大跌。这样颠覆性的市场走势,为今年以来所罕见。市场人士认为,大象起舞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市场原因,背后有着强大的推手。
为什么偏偏是农行涨停?
农业银行首次涨停得益于优先股试点传闻。9月初,市场盛传农行、浦发将实施优先股试点,以补充资本金。 9月9日收盘后,这两家银行均表示尚未正式进行相关试点。但央行行长周小川当日晚间发表了名为《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的署名文章,高度肯定了“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层次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周小川的文章,无疑坚定了市场做多资金的信心。何况,优先股一旦发行,可以将金融股这类大蓝筹再融资的巨大压力化解于无形。
目前,银监会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分别是9.5%/8.5%。 截至今年6月末,华夏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6.49%;国有四大银行中,农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仅9.11%。中金公司测算,按照9.5%/8.5%的监管要求测算,二季度末国有银行资本缺口合计972亿人民币,股份制银行资本缺口合计305亿人民币。此时发行创新一级资本工具(如优先股和可减记次级债券)可能成为最优选择,将使1200多亿的再融资缺口归零。
“如果农行的资本充足率再不提高,有可能会迈入监管红线,除非监管层会在今年实施另一类资本管理办法。”北京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高层向《CM华夏理财》记者表示。
双融扩容成倍放大资金?
催生市场风格转变的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动力,那就是融资融券标的的大扩容。9月16日起,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将由494只增加至700只。
截至6月28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报2222.0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185.22亿元,融券余额为36.80亿元。事实证明,双融扩容为市场带来的更多的是做多力量。
“不管是融资也好,融券也好,实际上都起到一个放大资金量的作用,所以说它有助于市场的活跃。”国信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李迪峰对《CM华夏理财》记者表示。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告诉《CM华夏理财》记者,因为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还是相对偏高的,在创业板当中融券出现的比例可能会大于融资,所以说也会进一步导致资金向蓝筹股流入。9日蓝筹股大涨,似乎已验证了这位私募基金经理的观点。
统计显示,新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中,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数量分别增加了57只和28只,占新增股票的41%。在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已经接近60倍的情况下,这些股票很显然会受融券者青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月末沪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银行股的整体市盈率在5-7倍之间,此时融资买入蓝筹股不仅更安全,未来向上的空间也更具想象力。
T+0让大蓝筹成资金洼地?
让大蓝筹走红的还有一个重要动因,那就是市场期盼已久的T+0制度有望实施。8·16光大乌龙指事件之后,恢复“T+0”交易制度被管理层提上议事日程。
事实上,早在2012年,在蓝筹股间实行“T+0”的传闻就不绝于耳。
“股票实施T+0回转交易,使得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覆盖的股票在操作上可以同步。这有利于社保基金、券商自有资金和理财资金、公募和私募基金以及QFII等机构的套保。对沪深300指数覆盖的股票实施T+0回转交易,有利于转融通推出后降低投资者融资、融券的风险。”中国农行高级专员、著名外汇专家何志成对《CM华夏理财》记者表示。“买入股票的散户只要发现大盘下跌或操作失误可立即止损,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可以在当天再次择机入场。”
《CM华夏理财》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旦恢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T+0交易,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将使这些蓝筹股成为资金洼地。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