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光大乌龙 本可用“董责险”对冲

作者:高和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16 15:25:00

摘要:光大乌龙 本可用“董责险”对冲

光大乌龙  本可用“董责险”对冲

光大事件,把不被人熟悉的董责险推到了台面上。在风险防范方面,保险有着天生的优势,虽然目前国内董责险的投保率并不高,但险企信心满满,由于A股上市公司面临集体诉讼的风险加大,未来必有董责险的用武之地。

董责险可以赔乌龙

光大证券一指乌龙玩大了,证监会调查后认定此事件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这下可好,不但被没收非法所得8721万元,还要被处以5倍罚款5.2328亿元。

事情到这还没有完,如果持有光大证券股票的投资者向公司索赔,这个窟窿还会无限大。

乌龙指演变为内幕交易,光大并不无辜。

但实际上,很多上市公司发生乌龙事件,是由于其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责任险来分散风险。

 CM华夏理财》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所谓的董责险,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董事及高级职员部分,即为董事及高级职员的过错行为提供赔偿;二是公司赔偿部分,即公司代其董事及高级职员支付的赔款可在保险公司得到赔付;同时此保险也可扩展至承保上市公司遭受的证券类诉讼和不当雇佣所引起的诉讼。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金融险部负责人毛亮对董责险的应用进行了解释。   

“如何有效应对并化解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内控风险,就是购买董监事责任保险,降低一旦因内外风险控制不当,造成市场波动,中小股东损失、投诉甚至诉讼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的经济损失。就目前而言,如果光大证券购买了该保险,内部控制不当引发的危机管理费用,就属于承保范围。”

    

国内叫好不叫座

虽然有了董责险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在出现意外事件后兜底,但是反观A股的上市公司,似乎并不买账。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只有5%左右的A股上市企业购买了董责险。而在美国市场,这一数字是97%,加拿大市场则高达86%。再看看保额,A股上市公司通常投保董责险的保额范围在2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在香港地区上市的内地公司投保的保额范围在5000万港元到1.5亿港元。

据《CM华夏理财》了解,目前国内开展董责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为数不少,包括人保、平安、太平洋、苏黎世、美亚保险、丘博保险、安联保险等都有相关产品推出,但是承保的对象大多是境外上市的公司,国内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有所觉悟,已经开始陆续投保,但整体来看数量有限。

某保险公司金融险部门核保人向《CM华夏理财》记者证实,在风险控制方面,国内的证券公司似乎一直是“少根筋”。A股上市公司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集体诉讼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会呈现上升趋势,而董监事责任险在中国推行了十年多,但是A股市场乏人问津。

为什么会出现董责险叫好不叫座的奇怪现象?

上述核保人分析,董责险遇冷,与国内保险市场的整体大环境有关,很多上市公司风险意识不强,只有在交易所有硬性规定之后才会选择投保。而且,国内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不深,上市公司面临的整体诉讼少。通常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面临证券类集体诉讼时,对其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香港或者海外上市的企业,对董责险的认识度就很高以香港为例,港交所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有软性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没有投保董责险,需要提供书面材料说明原因。

核保人士解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由于当地司法制度以及监管力度与国内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董责险的认识更为深入,需求较国内更为旺盛。

不过,轰动一时的“黄光裕被诉”案以及“万福生科”IPO造假,已经充分说明国内投资者意识苏醒,更加注重保护个人利益,董责险在企业面临集体诉讼时能起到的作用将被重视。

来自保险公司的消息是,向国内上市企业以及其他规模的企业提供董责险服务已经是险企下一步的方向。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