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星辰 重庆报道
金科“闪电”借壳ST东源成为200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第一案。
3月23日,四川奇峰集团和四川宏信置业,将持有的占ST东源总股本的13.42%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给金科集团。除了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金科集团为ST东源第二大股东。
业内分析人士称,金科此次并购重组一方面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得到重庆渝富集团土地储备的强有力的支持,一石二鸟。
川渝争夺ST东源“香饽饽”
2007年8月4日,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以4.27亿元获得原锦江和盛6856.8万股限售法人股,每股6.22元,按照不亏损的原则,金科此次股权转让花费应该在两亿元以上。
但据ST东源发布公告称,转让价款按每股5.2 元的价格计算,即金科集团分别向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支付转让价款87,267,216.40 元,总计1.745亿元,所以,按照目前的交易价格意味着此次交易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亏损了3427万元。目前,金科集团已经支付了7000万元现金给股权出让方,余款将在股权交割完成后支付。
本次股份转让后,重庆渝富持有4508万股,以18.03%的持股比例成为ST东源实际控制人,金科集团为ST东源第二大股东。四川奇峰和四川宏信手中分别尚剩1545万股、1608万股,分别占总股本的6.18%、6.43%。
在国内沪深股市停止IPO长达5个多月后,金科集团终于等得不耐烦了,决定避难就易,借壳重启上市路。金科借壳ST东源,在公告发布前数小时,在重庆尚属“绝密”范畴,知晓人数寥寥,即使金科地产下属部分高层也不知晓。金科集团高层表示,持有本次转让的股份,是为了有利于ST东源重组并实现金科集团整体上市。未来12个月内,公司不排除继续增加拥有ST东源权益股份的可能。
为了让ST东源的股份顺利转让,奇峰集团还紧急解除了股权质押。3月24日,奇峰集团向德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前归还了贷款本金及利息,并于3月25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毕该公司持有的ST东源1600万股限售流通股的解除质押登记手续。
此次交易之前,ST东源的重组已经经历了两次,但是都因为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集团的权利行使导致了重组的告吹。重庆当地分析师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庆市政府不希望这一壳资源流失四川,因为该市从2007年起就有八家国有企业排队等待上市,而希望上市的民营企业则更多,包括力帆在内的共计有120多家重庆民营企业希望在未来的5年内实现上市梦想。
如今,四川和重庆对ST东源壳资源的争夺终于有了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乎预料的是,在ST东源的壳资源的争夺拉锯战中胜出的是重庆地产大佬黄红云。
当地分析师认为,此次成功交易表明,金科对ST东源的重组已经得到了大股东重庆渝富集团的默许。此桩交易完成后,重庆渝富有人对金科介入该公司的重组表示支持。而金科黄红云要成为ST东源的实际控制人还需要购进该公司至少5%的股票,需要资金7000万元左右。
并购解决资金及土地制约
成立于1998年的金科集团是重庆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 2008年重庆金科集团开始了全国扩张的步伐,先后在成都、长沙、北京、无锡等八个城市建立分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然而,房地产开发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逐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7年11月,黄红云公开披露IPO之意。随后的短短8个月里,金科集团三次增资扩股,且增资价格水涨船高。红星家具集团、重庆展宏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成长投资公司对金科集团增资。
2008年7月8日,金科集团再次扩股,深圳市君丰渝地投资合伙企业及深圳平安创新资本投资公司双双进入,前者斥资1亿元,后者斥资3亿元。7月29日,无锡润泰投资公司斥资7750万元认购金科股权。三轮增资扩股后,金科集团注册资本达1.3948亿元,股权结构亦变更为:黄红云与其控股的重庆市金科投资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陶虹遐位列二股东,战略投资者深圳市平安创新资本投资公司持股5.6%,其他股东持股27%。
“要更好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巨额资金,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土地储备,”重庆蓝筹地产主编胡斯然告诉记者,渝富集团是重庆最主要的土地供应商之一,其手中拥有的土地在15万亩左右。因此,对ST东源的并购重组一方面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得到重庆渝富集团土地储备的强有力的支持。
重庆一地产分析师表示,对于资金普遍十分紧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短期拿出两个多亿的现金进行并购重组,成为ST东源的实际控制人并不容易,四处扩张的金科也不例外。因此他断言,金科此举将引起部分游资的浓厚兴趣。
记者获悉,在短短的两天里,已经有不少国内投资商主动上门要求投资金科。显然,并购ST东源,只是故事的开场而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