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欧莱雅:谨慎“下乡”

作者:胡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28 21:07:00

摘要:欧莱雅:谨慎“下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 钰 上海报道

   “其实几年前我们就对二三线城市开始感兴趣,但回过头来看,或许我们今天该幸运前几年我们没有把脚伸得太长。”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实现销售69.5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7%,而且中国已在去年上升成为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的第七大市场,但对于二三线以及农村市场还处在“继续观察”的阶段,欧莱雅将继续以“稳健”的姿态来面对渠道下行。


保护品牌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坦言,近几年,中国的二三线市场已经处在持续的发展中,但因为物流、配送等诸多原因,欧莱雅在这一市场的步伐并没有迈得很快,而是处于一个集中精力观察的角色。“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做得比较好的那一部分,那就比较麻烦了。”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刘宏伟分析认为,跨国巨头借助已创立的品牌优势“向下走”时,应当十分慎重。因为进军二三线时,原则上价格不能下调,否则将对品牌造成损伤,类似失败的案例在全球各行业都有先例。
    刘宏伟提到的价格问题是跨国企业在下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价格问题就更加敏感。对于价格,盖保罗称之为“更深一层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小心”。盖保罗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年因为税收上面的一些优惠,欧莱雅意在把所得的优惠反馈给消费者,在当时决定将美宝莲的产品降价35%左右,“但降价反而让消费者产生怀疑,让他们觉得这个产品是怎么搞的,好像变得不够格了。可见老百姓对降价的反馈恐怕并不总是特别正面的”。
    “因此,欧莱雅要把现有的品牌深入到农村市场时,也需要大家心理非常平和,大家有非常正确的认知和接受,以免有不好的偏差。”
    刘宏伟告诉记者:“要保持品牌形象,还要注意控制产品的量,但如果在二三线市场量铺得少的话,又与跨国企业进入该市场的雄心不匹配,市场份额达不到他们理想的状态。”除此之外,在渠道方面,二三线市场要做直营可能较为困难,而加盟、代理的方式居多,这对跨国巨头们也都是考验。
    欧莱雅下行的谨慎,不仅是其企业风格的沿袭,也与金融危机的大气候密不可分。
    去年,欧莱雅连续第8年在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中,欧莱雅依然实现了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双增长,可见其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刘宏伟认为,这种逆势下的增长状态,是因为中国高储蓄的特点使得国内市场应对危机的弹性较大,而且全球金融危机在中国市场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实企业今年第二三季度的中国区财报将更能说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高端的化妆品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低端产品的销售反而会有所增加。
    “当大环境非常好时,我们大跨步地行动,有很多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实现。但现在不像前几年了。” 盖保罗说,管理一个公司就像管理一个大家庭,要掌握好自己的花销;当知道生活有困难了,肯定会更小心谨慎。
    在欧莱雅对二三线市场密切注视的同时,一些竞争者已经开始了行动,尤其是本土化妆品企业更是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信心,这些也将成为欧莱雅下行策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刘宏伟说,其实从他早些年对日化企业的调研就显示,多数跨国企业在经营一线城市成熟后,都产生了“向下走”的动向;而中国本土企业在二线市场起家、稳固后,就开始“向上走”,这种短兵相接是迟早要发生的。


蓄势待发
    记者发现,尽管欧莱雅对于下行谨慎行事,但从品牌序列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进军二三线市场的条件,而且在产品知名度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欧莱雅集团目前在中国拥有14个国际知名品牌及小护士和羽西两个本土品牌,其中,美宝莲、小护士、卡尼尔、美奇丝的产品形象、定位以及价格都比较符合二三线市场的需求。从2008年以及过去的情况看,卡尼尔在二三线的销售甚至超过了一线市场的层面,而美宝莲已在666个城市设置了销售网点,其7200个销售网点都是由欧莱雅直接控制管理。小护士虽在并购后经历了市场积压等问题,也于去年告别了困难时期,在中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二三线城市销售得非常成功。
    “进军二三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时,独立制的品牌策略还是较为可行。”刘宏伟认为,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并购一些在二三线城市经营已成熟的品牌,或是拿出现有品牌序列中的低端部分来打开这个市场。而欧莱雅在进入中国市场的13年中,已经通过并购等方式完成了一个覆盖高中低端的完整拼图。
    在欧莱雅看来,品牌准备已相对成熟,更重要的是“真正知道该在哪里落脚”。盖保罗向记者表示,由于中国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很大,也比较复杂,物流、分销等还需要理顺,才能确保顺利进入。
    赛迪顾问行业研究中心的研究预计,2009年中国日化整体市场可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外品牌占据的份额已经超过70%,而剩下的主要就是二三线城市以及尚待开辟的农村市场。这块市场对于所有的日化企业都是巨大的诱惑。盖保罗说,他对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兴趣,也曾亲自到二三线城市考察,每次都与当地消费者进行接触。“我们明显地感到当地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将在这个方面花精力去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