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北京银行开创文创产业特色服务路径

作者:舟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2-14 00:59:00

摘要:2012年3月,北京银行为该企业发放了首笔600万元文化创意贷款以解燃眉之急。随着企业的发展,这家文化创意公司依靠北京银行后续提供的1200万元的贷款,已摆脱了资金紧张的困境,规模不断扩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舟子 北京报道
    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医生、飞行员?还是律师、作家?
    这个绝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会被问及的问题,过去靠的是我们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工作内容的想象;而现在则借助自己的真实体验来认识。
    第三次来“星期8小镇”的彤彤就选择了厨师这个职业来体验,此前的两次,她分别扮演了一次医生和T台模特。在彤彤的妈妈看来,不同职业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有一个立体的了解,而不仅仅是书本或是渠道传播的平面世界。
    彤彤妈妈告诉记者,通过职业体验,孩子不仅会明白医生不单单是打针那么简单,而且还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比如外科手术等,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出现,“这种体验,无形中也加强了孩子自身的责任心”。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儿童社会角色体验中心,上海童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星期8小镇”,不仅创造了一个微型的社会模型,涵盖了真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扮演各式职业角色,实现全过程体验。不过,该体验中心曾因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遇到资金的需求缺口。
    此时,针对企业的需求和运营特点,北京银行充分挖掘企业的核心价值,创新利用“星期8小镇”商标权作为质押,帮助企业摆脱传统融资模式对于抵押担保的依赖。
    2012年3月,北京银行为该企业发放了首笔600万元文化创意贷款以解燃眉之急。随着企业的发展,这家文化创意公司依靠北京银行后续提供的1200万元的贷款,已摆脱了资金紧张的困境,规模不断扩大。
    事实上,文化产业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和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作用已日益凸显,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早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2010年,我国首个文化与金融对接的指导性文件——由九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从而加快了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2011年,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为文化强国梦构建了新的宏伟蓝图。
    而经过7年的深耕细作,北京银行文化金融业务也成为该行的一大特色,目前该行文创贷款余额170亿元,累计发放超过500亿元,放款量在北京地区始终位居第一位,支持了包括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小马奔腾、乐视网等1000余户高成长性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壮大。

准确定位文化创意 瞄准中小微企业

    作为与北京银行共同成长的伙伴之一——博纳影业早已成为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内地影视公司,是一家包含影视制作、电影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广告营销、艺人经纪等业务板块的集团化公司。
    然而在最初,这家影视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随着博纳影业的发展,公司计划拍摄的影片越来越多,但同时资金的难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影片拍摄计划多投资大,且部分影片已经开始拍摄,一旦无法成功获得融资,那么就意味着前期投入的资金也将付之东流。
    此时,博纳影业找到了北京银行申请信贷融资。虽然当时博纳影业已经是业内小有名气的发行公司,但是作为轻资产的文化创意企业,博纳影业能够提供的传统意义上的担保物较弱,而且当时的影视行业也未像现在一样呈现如此兴旺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行业,影视行业风险也较高。
    面对该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征、自身情况所带来的担保难题,北京银行并没有因此拒绝为企业融资,而是由朝外支行行长牵头展开了专题研究,探讨克服困难的可行方案。
    经过精心设计,北京银行给予公司一定规模的授信,授信额度可以用于北京银行认可的影视剧制作及发行业务,并由公司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每部影视剧所需的资金,这种打包的授信方式不仅给予博纳影业更多的灵活性,也分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而在风险控制方面,根据电影行业的资金回笼特点,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则锁定公司的电影票房回款,以版权质押加关联公司担保作为授信的主要担保方式。在贷款发放之后,银行的客户经理定期深入客户,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所拍摄制作影片的进度及票房回款情况。
    也正是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在博纳影业上市之前的这笔授信支持,保障了公司整体的拍摄进度及上市进程,为公司迎来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并且进一步加深了与博纳影业紧密合作的关系。2012年5月,北京银行与博纳在第6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上签署5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协议,这也是中国民营电影企业获得的最大单笔授信额度。
    事实上,博纳影业只是北京银行众多服务对象中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北京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懈支持和钻研精神,才成就了一大批成长飞速的文创企业,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精准的文化创意定位。
    2006年,北京银行通过市场调研,敏锐地捕捉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先机。在深入分析文化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将文化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发展高度,在同业率先将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列为最优先支持项目。
    实践证明,加大对文创产业这一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不仅符合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也是践行信贷结构调整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

合作共赢搭建平台 打造异地分行文创特色

    实际上,在推进文创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借助文化产业涵盖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旅游休闲、广告会展、文艺演出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特点,北京银行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打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的同时,使我们的业务结构更加多元,更趋合理,也为北京银行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北京银行就正式加入了“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文化部合作机制中的首家城市商业银行。这是继2006年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北京银行在文化金融发展道路上又迈上的一个新台阶。
    部行合作开展三年来,经历了从初创摸索到逐步确立的渐进过程,合作形式从单一到多元,合作内容从单纯项目推荐到全方位政银合作。随着部行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化,北京银行文化金融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得到提升。
    在文化部等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北京银行深入探索解决文创企业的“轻资产、估值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开展理念创新、渠道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切实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在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北京银行特别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并建立了一批文化创意专营支行,不断塑造“文化金融”的领先优势。
    目前,该行在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专营支行已经达到6家。而在全国,这样的成功经验也早已复制到天津、上海等9家异地分行中。
    与其他文创企业一样,上海的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虽然在业内已小有名气,但是仍然面临着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问题。正在一筹莫展,举步维艰之时,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给企业送来了及时雨。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最终以《聊斋奇女子》、《怪侠一枝梅》等电视剧著作权、电视台应收账款为担保方式,向企业发放了2000万元贷款,用于《步步惊心》的拍摄、后期制作及宣传。这部大热的电视剧取得了较好口碑,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创新模式助力发展 紧密贴合企业特点

    尽管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但想要真正做到专业,却并不容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了解企业,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
    文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创企业“轻资产”特征明显,在传统银行信贷思维和模式下,获取贷款较难。北京银行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创新理念:那就是——发掘企业核心价值,让无形资产拥有可衡量的价值。
    要做到此,一是要解决有形担保不足难题。北京银行独辟蹊径,通过发掘并利用该类企业可以衡量的无形资产价值,摆脱对有形资产的过分依赖;二是解决财务报表经常亏损难题。通过弱化财务报表分析,侧重对企业实际现金流和非财务信息的考查;三是解决无形资产评价无所依循难题。通过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合作,探索无形资产价值评估,让无形资产拥有了可衡量的价值。
    除此之外,创新模式和服务也成为北京银行吸引诸多文创企业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北京银行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所谓的创新模式,其实来自于北京银行对文创企业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对文化创意企业来说,无形资产就是他们最核心的价值,将这部分资产质押,化无形资产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就可以很好地缓解他们的资金难题,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壮大。”上述人士表示。
    为此,北京银行积极创新无形资产质押方式,一是针对创意类,创新地以版权作为核心质物,采取灵活的质押组合担保方式,推出“创意贷”,开创国内版权质押打包模式先河;二是针对产权类,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质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等,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智权贷”;三是针对软件类,创新地以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为质押,解决软件类企业无抵押难题。
    同时,北京银行还特别针对文化影视类企业项目特点,突破单笔贷款只能用于单一项目的弊端,创新推出打包授信模式,供企业灵活调配资金。

同舟共济开拓进取塑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

    七年来北京银行所具有的特色文化金融服务早已覆盖到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文化活跃的多个中心地区和城市,并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广大文创企业的认可与好评,成为“文化金融”的标杆银行和特色银行。
    作为最早进入文创行业领域的银行之一,北京银行文化金融服务已从最初提供传统信贷业务,发展到理财、现金管理、中间业务、私人银行等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并推出“投贷联动”业务,建立银行、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的多方共赢合作模式,支持一批优秀影视企业制作出像《龙门飞甲》、《步步惊心》、《永不磨灭的番号》、《冰雪十一天》、《妈祖》等高水平影视作品,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金融特色品牌。
    2012年,北京银行参加了第6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成为国内首家在这项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上亮相的商业银行。
    “在我们接触文创企业之初,对贷款模式、风控手段的构建难度就有一些思想准备。但随着接触的深入,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我们对行业运作规律的不了解仍超出我们的预期。”北京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因为在银行和文化创意企业的对接中,双方最大的困扰在于:文创企业在产销等各环节所遵循的行业规则、企业最为珍视的智慧产品往往是难以量化的,这让习惯了数字分析的银行人员在开始阶段无从下手,同时很多文创企业不了解信贷融资规范,也不容易接受银行提出的风险控制要求。
    但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这些遇到的难题被一一化解。此外,随着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北京银行将2013年确定为“科技文化金融提升年”,提出了包括组织安排提升、市场份额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模式提升等科技文化金融“十大提升工程”,推动科技文化金融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充分发挥服务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加强与文化部等政府部门合作,整合资源,加大文化产业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推进文化创意与金融创新的完美融合,努力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为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