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信贷调控该动了

作者:贾海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18 23:29:00

摘要:房地产市场正在从一路狂奔,到停下歇息,主要还是在看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如何改革的信号。

  ■贾海峰

  各地房贷普遍紧张,公积金贷款也在紧张,但是央行却表示,这些紧张并不是央行政策导致的,而是购房贷款人多所导致的。

  的确,今年购房人数同比去年成倍增长。主要城市的房屋成交量平均同比上涨1倍左右,二三线城市房屋成交量同比涨幅也在30%。

  如果银行今年的信贷额度是与去年持平的话,肯定会在今年9月底的时候,就将全年的信贷额度用光。那么,面对接下来的购房贷款需求该怎么办?

  据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限购政策实行以来,北京等一线城市购房人群中,首次购房人群比例占到了九成以上。也就是说,当前购房的人群主要是刚需人群,这个时候不能保证房贷额度充足和房贷首付比例及利率优惠的话,肯定是一种伤害刚需性购房的做法。

  因此,建议央行在当下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能仅一个表态了事,而是应该积极协调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加大房贷投放额度和房贷政策执行检查工作。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年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城市房价涨幅很高,北京个别楼盘房价同比涨幅甚至翻倍。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最主要工作。

  如果此时放宽房贷政策,增加房贷投放的话,会不会助长房价上涨呢?

  我们将支持刚需购房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两个事情统一起来看,就不能再对房贷政策保持不变,而是应该积极寻变了。

  信贷政策一向是房价的杀手锏,而如今长期不动,以求威慑。而实际上,市场上的环境已经改变,这样的杀手锏,未必有原来的效用了。

  例如,房地产企业已经调整了财务安排,加大了抗风险能力,加之今年1-9月份房地产企业已经收获了丰厚的销售业务,注定今年不再会被信贷紧缩吓到。

  因此,信贷调控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因素,对原有的手段政策进行修补和调整。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也应该分区域和分对象进行改进,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抗压性进行测试,对于信托等房地产企业新的融资渠道,进行监管和管控。而对于支持刚需性购房的按揭贷款政策,则应该进一步放宽。

  记得一位金融人士曾说过,只要中央想调房地产,是随时可以调的,在他看来,金融政策的调动远远不够。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比例30%这个规定,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调回去,再也没调回来。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政府希望放宽企业的开发资金比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开工力度,鼓励企业开工,另一方面却在房屋的销售端进行控制,让开发商去盖房子,而控制购房人购买力,这就会在目前形成了一线城市房屋不够,二三线城市过剩堪忧的结构性问题。

  房地产市场正在从一路狂奔,到停下歇息,主要还是在看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如何改革的信号。需要提前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如果不能够出台房产税等大规模利空政策的话,年底和明年的房价仍会上涨,在这个时候,作为房价的杀手锏——信贷政策,是应该完善修补以后,重新祭出了!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