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十年逐梦东风日产得与失

作者:金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21 23:29:00

摘要:从0到450万辆,产值由最初的80亿元发展到当前的千亿元规模,东风日产的十年成长路在收获与挫折中逐渐铸成。
实习记者 金雪 广州报道
 
    一辆刚刚从生产线上驶下的新世代天籁缓缓驶入舞台,为东风日产的450万辆产销规模添上最关键的一笔。
    6月16日,东风日产10周年庆典当天,东风日产产销规模迈过450万辆大关,与上海通用15年600万辆和北京现代10年400万辆相比,东风日产的10年成长路的收获可圈可点。
    从0到450万辆,产值由最初的80亿元发展到当前的千亿元规模,东风日产的十年成长路在收获与挫折中逐渐铸成。


扩张之路 

    2003年6月,时任东风总经理的苗圩与日产掌门人戈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手紧紧相握之时,宣告东风集团与日产公司一举实现了整体合资,建立注册资本高达167亿元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东风有限的乘用车事业板块得以形成。
    至此,东风日产成为彼时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神龙汽车在内的诸多合资企业中的新成员。而后,东风日产历时5年零3个月突破100万辆大关,成为当时累计产销100万辆速度最快的汽车企业。
    之后的5年,东风日产加速度更明显。“第二个100万辆用了2年,第三个和第四个100万辆用时更短。”本报记者从东风日产获悉,东风日产的10年的450万辆产销规模,前5年完成了20%左右,后5年完成近80%。
    生产制造上,东风日产也在进一步扩张。东风日产目前广州花都、襄阳、郑州三大生产基地产能100万辆,加上去年6月开始建设的大连工厂,2015年总产能将突破150万辆。


恩威并受 

    看似平坦的康庄大道,走起来却布满荆棘。
    10年间,东风日产从初建时的80亿元年产值上升到2012年的1000亿元;从0到450万辆的产销规模;从年销量6.5万辆,到77.3万辆;从100家销售服务网点(4S店及二级网点)发展到了超过1400家;从最初10名开外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行业前五。
    “实属不易。”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一字一顿,以此形容东风日产十年一路走来的坎坷和艰辛。
    在10周年庆典现场,东风日产也并未避讳地称2004年为东风日产成立来“最黑暗的一年”。“由于思维模式、文化和经验的差异,大到公司经营策略,小到生产线上的装配细节,中日双方员工都存在各式各样的分歧。”一位东风日产元老回忆,当时东风日产的内部员工调查中,五成的员工表示对现状不满意,超过三成的员工认为工作不开心。
    痛定思痛后,《东风日产行动纲领》应运而生,中日双方的融合也进一步得以推进。2005年起,事态开始向好的阶段转变,不过,也并非一帆风顺。
    去年,因多重因素影响,东风日产曾高调宣布的2012年100万辆的产销目标意外落空。“对于一个高速增长的企业而言,发展过程中得失制衡才是健康的模式,一味地收获抑或失去都会栽跟头。”一位老一辈汽车企业家说。


重启征程 

    未完成的2012年百万辆征程无疑落在了2013年肩上,而过完十岁生日的东风日产也将踏入新十年的新发展阶段。在新征程开启前,东风日产也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与创新。
    2012年启辰品牌成立后,东风日产正式进入NISSAN(尼桑)与启辰双品牌运营阶段。“启辰品牌和NISSAN(尼桑)品牌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双品牌好比是企业的‘双核’,共同发力确保东风日产提速更快、发展更稳健。”在启辰品牌的发布仪式上,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郑重表态。
    据悉,启辰品牌已经达到120家经销商,月销量也基本稳定于8000辆—10000辆区间。东风日产于10周年庆典当日宣布,截至目前,东风日产旗下NISSAN(尼桑)与启辰两大品牌共14款车型在售,渠道经销商超过1400家。
    东风日产还在企业内部架构上进行了多项“创新”调整。2012年起,东风日产进行四大营销部的变革,把总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复制到四大区域。同时,为适应营销趋势,东风日产在众多车企中首次成立了数字营销部。据东风日产内部数据,2012年,东风日产数字营销部搜集的有效销售线索超过120万条,直接贡献潜在客户销量8.8万辆、保有客户销售接近14万辆。
    由于对未来三四线城市巨大的增长潜力的基本判断,新十年征程的东风日产渠道营销布局中,百城翻番政策仍将继续。
    在任勇看来,东风日产作为一个后来者,只有更加刻苦才能有所成。任勇说:“对于梦想而言,东风日产永远在路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