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当“带头大哥”
摘要:11月13日,IEA(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似乎直接绘出了全球能源贸易变革图景。
美国得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港口,最近迎来了新变化。
以前在这里停靠的油轮,大都来自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家,它们是沙特、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可最近,来自这些国家的油轮越来越少,甚至70年以来的首次,这个美国港口也开始处理起石油的出口运输订单。
“过去几十年里,进口原油都是我们的主要货物。自从我们附近的EagleFord页岩区域出产了数百万桶原油,我们也有了出口运输,这令人难以置信。”港口的执行董事弗兰克表示。
这个得州港口的变化,正成为全球能源贸易历史性变革的一角。
11月13日,IEA(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则似乎直接绘出了这场变革的图景。
IEA预计,随着页岩革命的兴起,2015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超越带来的直接结果是,2035年,美国将不再需要进口石油,实现自给自足。甚至从2030年开始,北美就将能够净出口石油。
“未来5年,全球石油版图将重新划定。北美以外的地区和整个能源行业都将感知其影响。”IEA执行董事玛丽亚·范德胡芬认为。
美国主导的新能源版图究竟是真相还是精美的幻觉?
对此,中证期货认为,IEA对美国原油产量有些过于乐观了。“IEA的报告有几成可信度实在令人怀疑,其引导市场的意图较为明显。”
“做最大的生产国对我们来说并没有意义,价格已经开始全球化,没有一个国家是一个能源孤岛,美国消费者不可能因此少花钱。虽然美国的产量一直在上升,已经超过2004年的水平,但也仍远远低于我们上世纪70年代初的生产高峰期。”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总裁大卫·罗伯茨表示。
美国能源经济学家阿特·伯曼也认为,美国现在远未走出困境。“这些‘乐观’的数据无法让我们独善其身,更不该成为人们重新浪费能源的许可证。悍马还是应该留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必和必拓盯上亚洲需求
页岩变革让能源巨头必和必拓发现了商机。
日前该公司表示,正在“仔细研究”从美国向亚洲运输页岩天然气的商业机会。
早在去年,必和必拓就斥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买入了30万亿立方英尺页岩天然气储量,可惜截至目前,页岩气在美国的售价,仅剩下日本进口价格的1/4,卖给美国客户根本不赚钱。此外,随着页岩气开采成本的大幅降低,也令公司在开发西澳大利亚天然气上,没了成本优势。
于是必和必拓准备将战略从开采西澳的天然气变为向亚洲发电企业出口美国天然气。
该公司石油部门的主管透露:“需求决定一切。不只是我们自己想这么干,亚洲企业每天都在催促我们,希望实现这个计划。”
但必和必拓的蓝图有着实施起来的困难。美国有产量巨大且便宜的页岩气,却无法运往亚洲。因为眼前摆着两个巨大的障碍,一个是交通条件不允许,另一个就是奥巴马政府不批准,因为天然气可以让美国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记者了解到,交通障碍有可能在两年内得到解决。据了解,巴拿马运河的拓宽工程预定在2014年完工,那时,巨型的灌装天然气油轮将能直接从墨西哥湾驶向亚洲。
问题就只剩下政府的批准了。在美国,目前只有两个项目获得了政府的天然气出口审批。
“如果减少本国的供应,政府会担心影响当地的天然气价格。此外,出口的影响太过显著,政府会担心美国的能源安全处于危险之中,这又会造成一个监管的难题。这些可能都会拖慢政府的审批令。”BT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蒂姆·巴克分析称。
但必和必拓的石油主管则认为,一旦政府在页岩气资源的产量数字上获得信心,知道出口不会影响较低的天然气价格所带来的每年1000亿的经济效益,自然就会提高输出天然气的政治意愿。“不过这确实需要漫长的时间。”
美国的“收获”
能源格局的重定,会给美国带来什么?
有分析师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页岩革命都将使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显著低于中国和欧洲的水平。这将帮助美国巩固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或将二次回归,像二战之后那样领导世界的可能性增大。
有那么神吗?我们来做个对比。
IEA指出,即便保守估计,2035年美国石油仍需进口,其进口量也至多不会超过其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并且进口地只会限于北美地区。
这意味着,美国的石油进口开销将从2011年的3640亿美元降至2035年的1350亿美元,降幅达63%。
而在美国不断省钱的这20多年间,欧洲和中国却在不断为进口石油花钱。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2035年欧洲的石油进口开销将会逐渐增至每年6000亿元。中国的进口开销还将更甚,从2011年的2300亿美元,增至2035年的7000亿美元,翻了三番。
IEA预计,到了2035年,新兴市场的驱动将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未来20多年间,60%的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都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其中中国所占的比例将会最大。
但省钱似乎也只是一个危险的好处。
“用水力压裂法开采天然气和石油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能源未来。”美国食品与水源监督执行董事威诺娜·豪特尔表示,这些开采方式影响空气质量,污染饮用水,并且危害公众健康,这会影响到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
她同时认为,页岩开发所创造的就业数据被夸大了。页岩油作为化石燃料并不是恰当的石油替代品,应该开发出真正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而不是沉醉在最大石油生产国的幻觉里,去对全球气候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油价往哪儿走?
美国消费者信息与商业频道近期做了一项市场情绪调查,受访专家中一半认为未来油价会跌。
而全球三大石油机构,也纷纷站出来看空石油的中期需求。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技术在页岩油提炼中的应用,可能对全球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截至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已上涨至每天668万桶,达到199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原油库存也保持在5年内最高水平。
现在的欧佩克闲置产能也为280万桶/日,而且预计未来5年的欧佩克闲置产能将上翻一倍多。
此外,除了供应因素,能源需求虽然不会停止,但也不再似以前强劲。数据显示,全球的能源强度——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GDP所依赖的能源需求——在逐渐走低。
这种走低也体现在新兴市场。截至目前,中国的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3.6%。到2035年,中国每增加一单位GDP的能源需求将仅为2010年的40%。
“随着全球石油生产能力的上升,以及经济低迷对需求增长的压力,未来5年,油价将出现回落。当然,如果不考虑地缘政治对油价造成的波动的话。”IEA表示。
地缘政治的风险,的确不能不考虑,因为它可能造成一种油价的畸形状态,即“高油价与高闲置产能并存”。
而在中证期货看来,奥巴马目前正忙着向能源行业开刀,400亿美元财政增收计划中,能源行业将贡献六成,若碳税再得以强推,能源行业在奥巴马下一个任期内将会相当煎熬。
截至11月13日,NYMEX原油12月合约期价下跌0.19美元,收于85.38美元/桶,跌幅0.22%。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