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放缓推盘应对房价严控
摘要:在经历了今年6月至8月的“抢收”之后,万科、保利等龙头房企明显放缓了推盘速度,准备将下一次集中推盘的时间推迟到明年3月份。
在经历了今年6月至8月的“抢收”之后,万科、保利等龙头房企明显放缓了推盘速度,准备将下一次集中推盘的时间推迟到明年3月份。而这些房企放缓推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北京住建委通过预售证审批对项目定价设置红线,这使得不少项目,尤其是高端项目,现在入市将会牺牲一部分利润。
一位上市房企北京地区高管向记者表示:“设置期房销售价格天花板,让我们的利润有所减少,既然现在已经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我们的步子想放慢一些。明年3月份,不少项目将转为现房销售,到那时我们再推盘,价格肯定会比现在高一些。”
价格红线压缩房企利润
“项目的定价被政府管得太死,这影响了我们的利润,尤其体现在高端住宅上。但是,为了加快销售的速度,我们只能接受住建委所定的价格红线。这种情况下,既然期房销售价格的天花板已经被限定了,现在卖和三个月后卖价格差不多,为什么不现在卖呢,但是到了现房阶段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而到了明年3月份,不少项目已经是现房了。”一大型上市房企北京地区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上述房企高管那里了解到,北京住建委通过对高端项目预售证的审批控制项目的价格,如果定价过高,就会约谈开发商。而北京市住建委委员王荣武也曾公开表示,北京不会效仿其他的城市,实行商品房限价令,商品房的定价权仍在开发企业,但会引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
事实上,通过预售证的审批控制房价并不新鲜。从2010年房地产调控以来,预售证的审批就是北京住建委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手段,这在高端项目上表现得更为有效。一位项目销售经理曾向记者讲述,为了调整市场的均价,北京住建委会控制发放预售证的速度,以及采取对审报价格上涨比较多的项目不发预售证。
在开发商看来,对房价的严控使得公司的利润受到影响。“如果房企的这块地是在最高点的时候拍下的,那么只能希望这个项目的定价是可以赚钱的,不能有太多的利润的要求,因为价格管制的问题是开发商不能左右的。”招商嘉铭副总经理李建霞表示。
价格红线使一部分开发商放缓推盘,由此造成了供应量的减少,而另一方面,供应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土地的供应。
北京万科公司副总经理肖劲向记者表示:“供应量的确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出让的土地是前年的一半。按此推导,今年的供应当是去年的一半。”而此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曾多次表示,房价在明年3月份会出现上涨,原因正是由于供应量的不足。
放缓推盘速度
开发商将6-8月份的加快推盘称为“抢收”,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万科、保利、招商等龙头房企都已提前完成北京地区的销售任务,而这个进度在几个月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李建霞向记者坦言:“招商的珑原项目全年25亿的任务在8月初就已经完成了,上半年我们是抱着抢收的想法来推盘的。我们在今年情况最差的1、2月份完全没有想到完成任务的进度会如此之快。”
据悉,保利在北京的销售今年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保利北京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王英男告诉记者,保利北京公司今年的任务是70亿元,截至9月21日,已完成了100.2亿元。
肖劲则表示:“前三个季度还没有过完,我们全年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北京公司,包括唐山和秦皇岛的全年任务是100多亿。接下来,万科只有高端项目如园将于10月底再向市场推出一批楼盘。”
实际上,在享受到“抢收”的成果后,不少房企都有放缓推盘节奏的计划,计划明年3月份再集中推盘。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在今年余下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打算收缩,推盘不会那么猛。”
“北京的土地并不好拿,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按照7、8月份的消化速度,我们的存货很快就会卖完。现在虽然消化速度快,但是由于是以价换量,利润反而比较小。因此,面对既拿不到地又赚不到钱的情况,我们不能卖那么快,否则明年的业绩可能会不平衡。”上述高管进一步解释。
而推盘速度的放缓使得今年“金九”成色不足。9月份,北京楼市的成交量环比8月份下降两成,为近4个月的最低点。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9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11030套,同比8月的14525套下调了24%。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供应量未明显增加是导致“金九”成色不足的最关键因素。显然前几个月的以价换量,让开发商损失了利润,在库存迅速减少后,开发商选择放缓项目入市的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与北京的开发商为了规避价格红线而放缓推盘相比,上海的开发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仍将尽力“抢收”。
某房企上海地区的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目前的问题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又重新出现,我们的来人来电量在9月份是下降的,我们觉得这更多的是购房者对经济下滑的担忧。”
一位上市房企北京地区高管向记者表示:“设置期房销售价格天花板,让我们的利润有所减少,既然现在已经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我们的步子想放慢一些。明年3月份,不少项目将转为现房销售,到那时我们再推盘,价格肯定会比现在高一些。”
价格红线压缩房企利润
“项目的定价被政府管得太死,这影响了我们的利润,尤其体现在高端住宅上。但是,为了加快销售的速度,我们只能接受住建委所定的价格红线。这种情况下,既然期房销售价格的天花板已经被限定了,现在卖和三个月后卖价格差不多,为什么不现在卖呢,但是到了现房阶段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而到了明年3月份,不少项目已经是现房了。”一大型上市房企北京地区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上述房企高管那里了解到,北京住建委通过对高端项目预售证的审批控制项目的价格,如果定价过高,就会约谈开发商。而北京市住建委委员王荣武也曾公开表示,北京不会效仿其他的城市,实行商品房限价令,商品房的定价权仍在开发企业,但会引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
事实上,通过预售证的审批控制房价并不新鲜。从2010年房地产调控以来,预售证的审批就是北京住建委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手段,这在高端项目上表现得更为有效。一位项目销售经理曾向记者讲述,为了调整市场的均价,北京住建委会控制发放预售证的速度,以及采取对审报价格上涨比较多的项目不发预售证。
在开发商看来,对房价的严控使得公司的利润受到影响。“如果房企的这块地是在最高点的时候拍下的,那么只能希望这个项目的定价是可以赚钱的,不能有太多的利润的要求,因为价格管制的问题是开发商不能左右的。”招商嘉铭副总经理李建霞表示。
价格红线使一部分开发商放缓推盘,由此造成了供应量的减少,而另一方面,供应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土地的供应。
北京万科公司副总经理肖劲向记者表示:“供应量的确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出让的土地是前年的一半。按此推导,今年的供应当是去年的一半。”而此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曾多次表示,房价在明年3月份会出现上涨,原因正是由于供应量的不足。
放缓推盘速度
开发商将6-8月份的加快推盘称为“抢收”,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万科、保利、招商等龙头房企都已提前完成北京地区的销售任务,而这个进度在几个月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李建霞向记者坦言:“招商的珑原项目全年25亿的任务在8月初就已经完成了,上半年我们是抱着抢收的想法来推盘的。我们在今年情况最差的1、2月份完全没有想到完成任务的进度会如此之快。”
据悉,保利在北京的销售今年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保利北京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王英男告诉记者,保利北京公司今年的任务是70亿元,截至9月21日,已完成了100.2亿元。
肖劲则表示:“前三个季度还没有过完,我们全年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北京公司,包括唐山和秦皇岛的全年任务是100多亿。接下来,万科只有高端项目如园将于10月底再向市场推出一批楼盘。”
实际上,在享受到“抢收”的成果后,不少房企都有放缓推盘节奏的计划,计划明年3月份再集中推盘。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在今年余下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打算收缩,推盘不会那么猛。”
“北京的土地并不好拿,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按照7、8月份的消化速度,我们的存货很快就会卖完。现在虽然消化速度快,但是由于是以价换量,利润反而比较小。因此,面对既拿不到地又赚不到钱的情况,我们不能卖那么快,否则明年的业绩可能会不平衡。”上述高管进一步解释。
而推盘速度的放缓使得今年“金九”成色不足。9月份,北京楼市的成交量环比8月份下降两成,为近4个月的最低点。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9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11030套,同比8月的14525套下调了24%。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供应量未明显增加是导致“金九”成色不足的最关键因素。显然前几个月的以价换量,让开发商损失了利润,在库存迅速减少后,开发商选择放缓项目入市的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与北京的开发商为了规避价格红线而放缓推盘相比,上海的开发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仍将尽力“抢收”。
某房企上海地区的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目前的问题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又重新出现,我们的来人来电量在9月份是下降的,我们觉得这更多的是购房者对经济下滑的担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