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加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重 北京报道
“项目审批简单、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和低质建设等问题,不仅造成投资效率低下、产能过剩后形成无序竞争,还导致银行满库坏账,影响到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3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李建华看来,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项目实行备案制,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只注重短期经济总量的数量膨胀,没有考虑到地区环境容量、资源供给、产品技术及市场的前景。
李建华告诉本报,现在不仅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一哄而起”的产能过剩现象,一些传统产业领域里也出现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现象。以钢铁为例,国家政策将200立方米以下高炉定义为落后钢铁产能,钢厂就将200立方米以下高炉改成300立方米、500立方米甚至更大的高炉,使得企业产能越做越大,而不是产品质量越来越高。
他介绍,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传统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两种制度,根据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制涵盖企业投资项目的范围不到20%,也就是说80%的项目是实行备案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李建华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议:第一,建议国家加大项目核准制的力度,进一步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把审核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经济产业,认真细致地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并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规律和实际情况做适度调整,比方说一年一调,把工作重点放在行业项目建设规划和指导上来。
第二,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造纸、多晶硅、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等行业,施行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强化环境监管,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第三,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