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可控永远不要忘记风险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07 18:31:0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漱石 上海报道
时至今日,在上海的基金公司中,仍然坚守在浦西的基金公司很少,光大保德信就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上海。”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傅德修虽然说话不带吴音,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新上海人。自1992年随家人回乡省亲后,这位祖籍大陆,长于中国台湾,求学美国,工作于亚洲各地的投资专家最终还是回到了上海。
身处大时代的人们,经历过证券市场初开时激情岁月和资本市场的诡谲波折后,到底在追寻什么?每一位亲历者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傅德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资产管理飞速发展
从小就听父亲讲述十里洋场的繁华,交通大学“求实学,务实业”的办学氛围等等,傅德修第一次来到大陆还是在1992年。区别于父辈每每讲述的上海典故,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让他感受颇深。“对上海一直有一种情感,我感到这里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包括两岸文化上的交融,也包括直航的从无到有。”傅德修说。
相对于回乡探亲,对大陆资产管理业的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还是在2000年。1997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0年的傅德修加入了瑞士银行(UBS)瑞银环球资产管理公司,主管大中华地区的资产管理业务。2000年,傅德修受证监会邀请,以境外专家身份参与评选审议国内开放式基金。“如果不再是在外围观察,而是亲身参与,对自己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傅德修回忆当初,表示自己当时希望为两岸三地的资产管理行业都作出一些贡献。
2003年,从UBS离职的傅德修选择进入大陆的资产管理行业,目的地就选在了上海。在任友邦华泰基金公司总经理两年后,于2005年年中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最让我惊讶的是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国外,取得这些成绩需要二三十年,在国内,只要十几年。”傅德修说。
渠道问题、投资者教育问题、收益比较问题等等一系列在成熟市场鲜见的问题,都被这位“洋和尚”碰到了。“很多不同,比如国外投资者能接受相对收益的概念,国内的接受不了;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投资者能接受IFA(独立财务顾问公司)等第三方销售机构,大陆的投资者比较难接受,只相信银行,所以现在银行渠道的优势那么大。”傅德修说。
“当然,也有共性,都喜欢短线投资(相对于欧美投资者)。所以还要和其他基金打肉搏战!”傅德修用这样一个方式诠释了两岸三地投资者的共性。
我们的3年计划
成立后一直到2007年这个阶段,傅德修称之为瓶颈期。“2007年,我们的业绩开始得到渠道方的认可,也算一个跨越发展期吧,因为当年的一款股票型产品发行非常顺利,公司规模从几十亿增至几百亿,那个夏天我印象很深刻。”傅德修说。
做了25年投资和管理后,傅德修说和同事们一起在2010年7月份拟了一个2011年至2013年发展规划。“不甘心只做一个单纯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想把光大保德信打造成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公司。”傅德修说。公募基金、专户、QDII、QFII、公司商业模式、争取得到社保和企业年金资格,对既有公司模式的不满足都被傅德修和他的同事写入了未来愿景。
已经为光大保德信的QFII(韩国)做了数年的A股投资顾问,已经有几款专户产品,傅德修说光大保德信的未来布局已经展开,将来要做的就是做深、做细。“比如我们目前通过自己的网站销售基金的比例只有2%到3%,我们希望经过3年的努力,电子商务能够成为带动公司规模增长的新动力。”傅德修说。
一直说自己进入金融行业是误打误撞的傅德修,说自己在美国学习工作10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了1987年美国的股灾。“我大学主修数学,研究生主修管理科学和工程学,毕业后一家证券公司录用了我,我感觉这个行业非常适合我的性格。”1987年10月美国股市由牛转熊,刚入行的傅德修悟到了两个道理:市场不可控和永远不要忘记风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当记者问傅德修是否想在光大保德信留下烙印的时候,他这样回答。因为自从进入金融行业以来,傅德修就一直从事管理和策略发展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明确:职业经理人。“一个人对公司的贡献非常有限,一家公司也很难只因为一个管理者去改变。作为职业经理人,不但要保证股东方和经营团队之间融洽的关系,还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对企业做出贡献。”傅德修并不看重自身的烙印,这也许很难被很多人理解。
Q&A
Q=华夏理财
A=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傅德修
Q:如果不做资产管理这个行业了,你最想做什么?
A:我希望能成为一名教授,去做一做研究,这样我可以有寒暑假了。
Q: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大陆的老百姓相信银行,存款、贷款甚至黄金交易都在银行办理,目前具有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是少数,而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是多数,这就造成了矛盾。如果行业还是以新产品IPO为导向发展,银行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保有渠道优势,但是一些产品线较为完善的公司对已有产品的持续营销会加大力度,这也有可能改变现有格局。
Q:对《基金法》修订和基金公司员工持股怎么看?
A:人才是这个行业的根本,相较于实业企业,这个行业的管理者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形的人力资源,现在无论是公募人才到私募还是向其他行业流动,趋势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在目前能做的是让自己公司的薪酬体系合乎市场竞争节奏,鼓励员工转岗,因为我们股东有各种形式的培训,所以我们擢升人才也大多是从公司内部。关于公司内部持股,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年的成功经验了,但是现在监管层还在讨论。
记者手记
喜欢看《盗梦空间》的总经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漱石 上海报道
在采访傅德修之前,听闻他非常难采访,难点并不是他不愿意交谈,而是他太过严谨。因为他是所有被访高层中唯一一位西装笔挺的总经理。
虽然曾经供职于富达基金、UBS这样的全球著名企业,但是没有丝毫的架子,虽然这些企业会对员工待人接物进行培训,但气质修养的自然流露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我说的是世界普通话啊。”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说话没有港台口音时,他这么回答。之所以说他异常严谨,还要从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工作说起。自小听父亲讲老上海,又从书中读上海,乃至最终从香港到上海定居工作。
记者问他对读书和电影的兴趣,傅德修说杂七杂八什么都看,中国人物传记、动作电影、悬疑电影。“《盗梦空间》蛮好看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当时有的时候是去租录像带。”傅德修说。除了上述爱好,傅德修还是一个比较喜欢运动的人,游泳、快步走等等。
而当记者问他对公司具体事务的参与程度时,他告诉记者,公司的制度是怎样的,流程是怎样的,自己能参与到哪一步等等,对于2011至2013年的计划,因为涉及公司内部机密更是少论细节。“务实的工作比说出来好。”这是傅德修告诉记者的一句话。
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唯一提及的公司内部具体人名是投资总监袁宏隆。“他的白头发比我多。”傅德修笑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